2017河南军转干考试热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就该被法律惩处(2)
近年来,随着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强,我国环境监测系统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基本实现组织机构网络化、监测分析技术体系化、监测能力建设标准化。有关部门亦充分认识到环境监测之于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以及地方上为博政绩不惜造假的冲动和现实,不断加大打击环境数据的造假"法"码--2015年,新修订的环保法对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行为作出了明确的惩处规定,首次将数据的质量问题上升到法律层面;2015年底,环保部制定并出台《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监测数据造假的诸多具体情形认定;2016年底,两高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对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实施或者强令、指使、授意他人实施"修改参数或者监测数据"等行为的,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论处,从事环境监测设施维护、运营的人员实施或者参与实施数据造假行为的,应当从重处罚;2017年初,环保部公开了其与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制定的《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
不难看出,在打击、整治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以及环境违法的问题上,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职能部门动作频频--从概括表述到规定具体情形、从惩处造假企业到惩处造假职能部门、从行政处罚到刑事责任,法律的红线和底线愈发清晰明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用法治的力量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全面、准确、客观、真实,为环境治理提供更科学、有效的依据,用法治的力量守护绿水青山,让弄虚作假、挑衅法律的人受到应有的制裁。西安的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案,是一堂法治公开课,更是一堂环保公开课。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