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20军转干申论文章写作范文:继承传统节日 弘扬中华文化

来源: 2020-04-14 14:22

  节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了解和懂得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继承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思想精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炼节庆的精神标识是强基之法。

节日里蕴含什么文化精髓,中秋节的文化精髓又是什么?除了游子归乡、倦鸟归巢这样的渴望团圆幸福的精神指向以外,还有其所蕴含的浓郁的家国情怀和诗情画意。中秋节自古便有赏月赋诗的传统,文人墨客更是引领风骚,唐宋时代的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等,多达百余首诗篇除了吟咏月色的美妙和团聚的幸福,还不约而同将小家的团圆幸福与国家、民众的命运结合在一起,这充分体现了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通过不断挖掘传统节日的精神标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展现,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中,如此便可让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承。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发掘节庆文化中积极因素乃应有之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应当积极引导群众对节日的正确认识,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提倡群众在节日期间以文会友,文明会友,真正体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发挥其积极因素,借以“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节庆文化的优势,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创造性赋予时代新内涵为发扬之道

。时代在进步,一成不变的事物终将会被淘汰,传统文化也应该与时俱进,增添新的内涵。民俗学家指出,当一种传承数千年的节庆成为符号时,其节庆模式就处在等待状态,它会对新的时间和空间及主体虚位以待。从这个意义上讲,过传统节日,就是要通过传统节日中不同于平日的娱乐活动,使人感受家庭和美、家国情怀等传统观念,从而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认同。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成为国民的一种文化素养和日常行为的遵循,需要我们在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上下功夫,要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美育载体,阐释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时代语境。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在新时代,我们要始终传承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节庆精神来以文化人,肩负起文化建设上的历史使命,始终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