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论文:后金融危机的企业财务管理革新研究
一、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观念淡薄,管理模式僵化。中小企业绝大部分为非国有性质,比较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一些企业家甚至管理人员存在着"要市场不要管理、重营销轻财务"的思想,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很多企业对会计岗位不重视,会计人员无证上岗现象严重。这部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会计账目不清,业务混淆,更不可能利用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使企业得到发展。
2.企业筹融资难度大,资金流动不畅。当前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相对滞后,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由于中小企业存在信用等级低、抵押担保能力有限、财务信息不健全等缺陷,金融机构"慎贷"现象较为普遍。金融危机下,融资环境恶化,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受到限制。此外,许多企业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规范,缺乏必要的现金、应收账款和实物资产的控制机制。在金融危机时期"现金为王"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存货严重积压,大量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实物资产又无法盘活,从而陷入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资产结构比例失调,财务风险大增。
3.内控制度执行不力,缺乏有效监督。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薄弱,集权现象严重。企业内部通常没有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形同虚设,而本应监督和控制该部门的财务和内部审计部门却不得不为之服务,内部控制失衡。在金融危机时,缺乏监督的弊端暴露无遗:费用支出失控,财产物资潜亏凸现,经济往来审查制度不健全,企业资产大量流失,对企业无疑"雪上加霜"。
4.决策缺乏科学性,投资盲目。由于许多中小企业投资决策权集中在所有者个人手中,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得不到运用,不能进行科学的投资分析和市场论证其结果,使得投资过程缺乏内部控制,没有必要的投资可行性分析,使得企业的投资决策带有一定盲目性,往往造成投资效果偏离预期目标,容易造成投资失误。在金融危机时,这种盲目投资对企业可能是致命的。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国家多项经济刺激计划逐步见效,金融危机的最坏时刻已经过去,就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而言,仍属于企稳回升阶段。基于这一时期的特殊性,中小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机遇
1.政府政策扶持。政府出台多项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危机对中小企业的负面影响,也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更为优惠的政策环境。
2.对外贸易回暖。据统计,2010年1季度,我国外贸出口3161.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7%,结束了自去年2月份以来连续13个月的下跌局面。贸易回暖,市场利好为中小企业恢复生产提供好良好的外部环境。
3.拓展市场空间。在金融危机重压下,一些中小企业退出市场,为实力较强的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拓展市场提供了市场空间。
(二)挑战
2.成本上升。2010年1季度,我国外贸进口价格总体上涨15.7%,进口原材料价格提高,成本的上升,使企业利润减少,进而影响出口产品价格低廉的竞争优势。相对于美元和欧元的贬值,人民币相对升值,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传统竞争优势遭到削弱。
3.融资困难。据调查,中小企业发展中资金靠自身积累的占86%,感到资金压力大和融资渠道少的超过5成。我国中小企业仍然面临资金匮乏、求贷无门的窘境。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策略
1.完善财务制度控制系统。财务制度控制系统是指企业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相关制度,从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角度出发,对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有效控制的机制,覆盖所有部门和岗位,包含决策、执行、监督、反馈各个环节。一是合理设置岗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对企业各经营环节、经济活动操作者的权力实施有效监控,防止权力的越权使用和非程序化乱用,造成经济损失。二是加强内部审计。内审部门审核会计账目,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部各部门机构执行职能的效率。审计人员对财务工作提出的建议,对改进公司管理及财务操作规范有很大益处。三是依靠外部监督。依靠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单位的年度检查,及时发现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和不足,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完善企业财务管理。
2.加强现金流管理。经济危机中企业生存的关键,是保证现金流足以维持生产经营所需,增强自身的风险"免疫"能力。一是通过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来实现现金流量控制。即要求企业加强现金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坚持"以收定支,与成本费用匹配"的原则,明确现金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二是建立完整的应收账款核算体系,账务核算准确详实,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并且真实完整。制定相应信用政策评价客户资信程度,通常从信用品质、偿还能力、资本、抵押品、经济状况等五个方面来评价客户的资信程度;加强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确定收款率和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落实专人专职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加强应收款的催收力度,提高资金周转率。三是加强实物资产控制。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定期盘点存货等实物资产,做好实物资产档案保管,便于业务复查。
3.拓宽融资渠道。资金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血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要素。若不尽快解决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就缺乏发展的后劲和活力,很容易被市场淘汰出局。中小企业要想摆脱目前融资难的困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强化企业信用观念。做到诚实守信,规范经营,积极争取银行的信用等级评定。二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可以加强与大企业的联系,借助大企业的信用为其担保,获得银行贷款。三是把握政府政策扶持机会。财政部针对中小企业资金不畅等问题,进一步加大并引导地方财政增加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在信用担保、贷款贴息、政府采购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企业应抓住政府"输血"政策,及时转型升级,优化产品结构,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只有这样才能拓宽市场,吸引更多的客户,盘活现金流再"造血"功能。
4.建立财务预警系统。一是通过财务风险指标趋势的变化来进行预测和监控。通常,可以进行预警的财务比率主要有:现金债务总额比、流动比率、资产净利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安全率。中小企业应用比较、比率分析法来考察其历年来财务比率指标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借鉴行业指标的平均值与先进企业的指标值来判断其本身财务状况的好坏,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控制风险、延缓风险甚至杜绝危机。二是通过财务预警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控制。企业在进行决策时,既要考虑可能获得的利益,又要兼顾风险,制定出富有弹性和留有余地的管理措施,在事前对财务风险的发生进行预防。在财务营运过程中运用财务风险指标进行有效分析,及时有效调整财务活动,将风险降到可控范围之内,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在风险发生后,要以财务风险分析资料为依据,制定出后续的风险管理计划,并建立财务风险档案,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避免同类风险的继续发生。
5.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首先要理顺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明确各部门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各方利益,调动各方参与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做到责、权、利统一,使中小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在当前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应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相关财政、财务、金融、税收、资产管理等政策法规培训,及时了解新的经济政策,增强财务人员的服务监督意识,才能帮助企业搞好财务管理,走出"寒冬"。
四、结束语
中小企业既是一个数量庞大、富有活力的经济群体,又是一个相对处于弱势的群体。既存在创业难、发展难的问题,又存在企业规模不大、财务控制薄弱、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等方面问题。中小企业应直面金融危机影响,把握危机所潜藏的新出路和新机遇,积极探索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和财务战略新路径,明确自身财务战略定位,变革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政府政策和资源,突破外部环境束缚,增强企业竞争力。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