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论文:创业型企业的财务监管创新
一、创业型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一)股权结构相对简单,财务管理缺乏外部监管通过分析创业型企业的成立背景即可以发现,相当部分创业型企业是家族型企业,依赖家族的资金和主要成员进行管理。部分创业型企业则是依靠投资者的技术或部分资金启动,在企业运作中渐渐引入了VC/PE(VC是VentureCapital的英文简称,即风险资本;PE是PrivateEquity的英文简称,即私募股权基金)等投资机构。这些相对于其他大中型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而言,都体现出股权结构简单的特点。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而言,股权代表了控制权,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在股权结构相对简单的情况下,公司的投资和筹资以及资金的运用等财务行为主要依赖于所有者及其招聘的管理者来实施。由于所有者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导致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未能充分发挥。
(二)会计核算不够规范,财务管理丧失数据基础在创业型企业成长的过程中,所有者及其管理者往往重视市场的开拓,忽视了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其往往认为财务人员的主要作用在于把企业的各项经济行为核算清楚,并未体会到良好的财务管理行为可以规避企业风险甚至为企业创造财务价值。在企业经济行为没有战略规划的情况下,加上企业的会计人员本身素质短期内很难提高等因素,造成会计核算不够规范。由于缺乏及时和详尽的会计数据作支撑,财务管理行为往往得不到良好的效果。
(三)内部控制体系散乱,财务管理缺失控制环境内部控制体系作为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这一观点日益得到各类型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但是,在创业型企业里,内部控制体系和管理制度的建设大多是比较散乱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所有者及其管理者往往重视业务的开展而忽略了管理的重要性。另外,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是一项比较庞大的工程,如果没有各部门的全力配合和管理高层的全盘操控,内部控制体系也很难建立起来。内部控制的不健全导致了财务管理失去了一个健康的环境。(四)资金管理随意性强,财务风险发生隐患较高一般而言,在创业初期,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有限,所有者投入的资金能够满足企业经营和周转的需要。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创业型企业对资金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在创业板刚启动的情况下,很多创业型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同时,我国各种类型商业银行出于自身资金安全的考虑对创业型企业提出的贷款条件相对较高。另外,民间资本对资金的回报率要求较高。在此背景下,创业型企业融资显得特别困难。资金的短缺往往造成企业发展缺乏规划,主要由所有者决策其流向,在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投资决策失误时,很容易造成投资损失,引发财务风险。
二、创业型企业财务管理要点
(一)制定合适的财务战略,迎合公司发展战略公司战略是企业发展的"灯塔",指引公司前进的方向。创业型公司由于规模较小,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是业务的拓展,故此在初创期不可能也很难制定明晰的公司战略。但这并不意味着创业型公司不需要具备公司战略的思想。在所有者内心,一定描绘了公司发展的蓝图并将其传递给公司管理者。作为公司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亦需要财务战略的支持。此时,公司需要结合国家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特点以及企业发展的阶段做出财务战略规划。以此明确今后一段时期财务管理的重点,保证财务管理的有序进行。顺便提及的是,企业制定公司战略时,可以借助于诸如KP(IKeyPerformanceIndicators的英文简称,即关键绩效指标)或者BSC(BalancedScorecard的英文简称,即平衡计分卡)等工具。
(二)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现代公司管理理论认为,公司治理结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运营并进而影响其绩效,而股权结构又是公司治理的基础。裘益政博士曾试图用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Theory)与当家理论(StewardshipTheory)研究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2007)。也得出了创始家族控制的民营上市公司的价值要优于非创始家族控制的民营上市公司的价值。其认为这除了得益于公司管理人员与控股股东建立的良好信任机制外,还在于创始家族通过股权的控制致力于公司长期绩效的成长。另外,现代财务管理目标理论最近为大家所接受的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应关注其所有利益相关者。由此可见,不管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论如何更新,股东财富的增长并不会被摒弃。作为创业型企业,如果股权过于复杂,则其投资者很难达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一致的意见。这样会引发错误的投资行为或者错过较好的投资机会。这也启示作为创业型企业应当设计良好的股权结构,并在投资者之间做好书面约定,以保持公司长期治理结构的合理性。
(三)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优化公司管理环境创业型企业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时,不应追求"大而全",而应根据重要性和适用性等原则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以此为公司各项管理活动制定行为法则,规范管理企业经济行为。在各项具体内部控制活动中,创业型企业应着重强化资金管理、采购和存货管理、销售管理和成本费用管理等。而对于信息系统管理和衍生工具等耗时长、难度大的项目可以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再行实施。这样做的理由在于:第一,创业型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在开展各项业务时如果把握好资金管理便能管控日常各项业务;第二,采购和存货管理牵涉到成本费用的控制和企业资产的安全;第三,销售从企业价值链角度而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企业现金流入的主要来源。总之,企业可以随着自身的发展逐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以适应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要求。
(四)强化成本费用控制,提高企业盈利水平企业的发展总体而言在于"开源节流",这对于创业型企业亦不例外。成本和费用的有效和合理控制也可以为企业创造不菲的价值,尤其是在企业经营困难阶段。在强化成本费用控制方面,创业型企业更应注重以下方面:(1)强化科技创新,提高产品毛利。通过技术研发投入不但可以获得税收的优惠,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实力,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便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毛利水平。(2)加强产品生产,降低单位成本。作为制造型企业,持续不断降低产品单位成本是企业盈利水平提高的重要举措。企业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产品成本分析,找出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并将最优的成本结构在公司范围内予以明确并鼓励员工创新,以持续降低成本。(3)控制期间费用,严格报销流程。对于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企业应本着节约的原则开支,明确费用报销流程,在满足公司生产和经营的前提下严格控制。
(五)强化现金流量管理,防范财务风险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的企业普遍接受了"现金为王"的观念。作为创业型企业,更应强化现金流量管理。在遇到较好的投资项目时,要合理筹划融资方式,以最大幅度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保持股权结构的合理。同时,对于投资项目,应反复论证,必要时可以借助外部专业人士的帮助,以便做出合理的取舍。无论何时,企业应加强经营性现金流量的管理。因为只有经营性现金的不断流入,才能保证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得到良好的"血液"。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企业应采取各种灵活手段收取应收账款,防止坏账和呆账的产生。
(六)积极做好税务筹划,合理减少企业税负遵守税收法规、依法合理纳税是企业进行税务管理的要旨。企业在贯彻和执行国家相关现行税收政策的前提下,考虑到企业的税务风险,可以在公司的生产经营、投资决策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国家税收政策,以减少不必要的税负。对于创业型企业,在国家实施创新型企业建设的大背景下,可以积极享受创新企业带来的优惠政策。同时,企业也可以从税种筹划的角度考虑,重点从增值税和所得税角度着手筹划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税负的减少,不但可以减少现金流出,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七)制定好业绩评价体系,引导企业长期发展创业型企业要想长期健康发展甚至创造百年基业,在制定企业战略的同时一定要有合适的业绩评价体系来保障。业绩评价并非简单用于绩效考核,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引导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引领企业朝既定公司战略前行。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侧重于财务指标,更多地关注于企业过去的业绩且忽略了诸多非财务因素,如企业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状况、企业管理状况等。后来逐渐发展的EVA(EconomicValueAdded的首位字母简称,即经济增加值)和KPI以及BSC等侧重于企业价值的评价模式。在创业型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制定不同的业绩评价体系,以引导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八)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在于全社会的成员单位。创业型企业通过人员的雇佣、公益性的捐赠和利税的创造以及节能减排等措施也在为社会作贡献。其实,如果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便为自己建立了"无形资产",在企业日后运行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企业不应刻意追求虚名而去做秀。否则,无异于缘木求鱼,丧失了企业盈利的本性。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