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论文:浅谈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8-043-1一、创设问题情境,活跃思维
教师应全力去创设学生学习新知的情境,通过精心设计使学生迸发出积极思维的火花,在迫切求知愿望下完成任务。教师把有关知识结论等编成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让学生觉得每堂课都有新意。也就是说,教师工作在于创设情境,使学生达到"心愤愤、口悱悱"的亢奋状态,再进行必要的讲解,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在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积极的状态中进行学习,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把教材本身作为出发点,增强学生学习的研究性与参与性。
二、开展课堂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些动手实践的机会,多开展课堂游戏,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是一门以实践练习为主的学科,许多数学的理论和规律很大一部分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例如,在"展开与折叠"一节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学具中的平面图形折叠成几何体,然后观察讨论所折叠的图形的形状(柱体),学生回答问题非常踊跃并能得出以下几种结论:上下两个面是平面,上下两个面互相平行,上下两个多边形的边数相同,侧面的个数与多边形的边数相同,侧面都是长方形等。他们所回答的问题基本上都比较准确,同学之间能互相补充完善。然后再让学生先想象将柱体展开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再动手操作,同自己想象的结论进行比较,最后回想一下操作的过程。这既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重要环节。
三、分层次进行教学
分层次进行教学的教学目标是面向中等生,发展后进生,提高优等生,从而使层次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圆满达到教学任务,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并为学生提供创新发展的机会。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应当对学生层次进行准确划分。以教师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为依据,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A、B、C三种层次,分析三种层次的需求特点。分析的过程可以通过家访、座谈来实现,也可采用面试、笔试对学生进行测试来达到。通过分析就能全面了解学生,知道他们的智力差别,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生活习惯、先天因素、兴趣爰好、家庭条件、社会影响也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根据掌握的这些信息,建立"分类"档案和"分户"档案。"分类"档案以研究各类学生为核心/'分户"档案以研究每个学生为核心。然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以之前的分析为基础进行分层教学的设计。
四、平等互动
平等互动既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平等的关系进行互动,又是指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与每个学生之间都有足够的交流。师生交流的互动性可淡化教师"领导者"的"主导"地位,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而非"知识的传授为本",使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在小组内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充分的课前预设是师生互动的基础,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互动的条件。教师可以根据本节内容灵活地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动"起来。如在讲八年级数学上册的"拼图与勾股定理"时,我让学生用正方形硬纸片按照教材上的步骤做成两副"五巧板",通过合作与交流,从而得到多种验证勾股定理的拼图法。
五、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苏教版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学应当对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资源充分利用,不得忽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有形形色色的教育产品,如课件、软件、多媒体技术等等。我们分析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发现,他们对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不感兴趣,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影响教学质量。采用直观形象的图片、视频能够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引起中学生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六、培养学生多练习的好习惯
数学这门课程主要与数字打交道,通过一些定理和公式进行运算和解题。只有通过多练习,才可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定理和公式。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通过讲练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减轻学生课下的学习负担。
结束语
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不断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