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理学论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初探

来源: 2017-10-05 22:06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数学成为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且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而生,数学应用也越来越广,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而应用题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很多教师因为没有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应用题教学陷入"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教学困境。那么,是什么造成应用题教学高耗低效,我们又该如何提高应用题教学效率呢?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

  就当前的应用题教学模式来说,教师普遍采用的是先讲后练,即先讲解课文例题,引导并期望学生能举一反三;或先练后评,即先让解题,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解题方法进行评讲,希望通过学生的解题方式反馈学习状况;或是采用"题海战术",希望学生"见多识广",从而提高解题能力。但是看似"有道理"的教学方式,不但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还存在诸多的弊端,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表现如下:

  1.应用题形式单一、封闭

  问题呈现形式千篇一律,缺乏灵活性和开放性,严重地束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拓展和创新思维意识的形成。

  2.过分注重运算教学,而忽视语言情境教学

  应用题的教学不仅仅只是运算,还包括丰富的语言和发生情境。

  3.归类明显,束缚学生的解题思路

  应用题教学中,由于题型单一,类型化严重,学生在解题中往往套用老路,机械解题,没有创新意识。

  4.教学程序化、机械化现象严重

  应用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途径,单纯的就题论题、做题解题,这种教学对我们生活没有任何意义。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1.创设生活情境

  教学设计:课上,我设置了一个情境。这周五,咱们班要上一节体育达标训练课,男、女生各一组,进行投掷铅球训练,老师会准备20个铅球,你们认为那天我要怎么分这些铅球才算合理呢?由于是学生熟知的体育项目,也经常遇到,很快,学生便提出了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平均分,男女组均等;一种是按人数分,人数多的多分,人数少的少分。然后,学生分组讨论,畅所欲言,一番争论之后达成共识,按人数分的方法更合理。接着在引入问题男生组和女生组分别能分到几个铅球。

  数学教材中,很多应用题的情境都是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这就使学生不但对应用题心生畏惧,而且还会间接影响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会经常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用一些学生身边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例题来改变教材选材,通过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设计,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背景中感知数学,面对这些属于自己的问题,产生解决的需要和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寻求解题方法,逐渐增强应用意识。

  2.培养解析能力

  教学设计:2班的吴××在期中考试中,英语、语文和科学三科的平均分是77,数学科目的分数公布之后,他兴高采烈地和同伴说:"我平均分涨了3分,我达到全班的平均分了,没拖后腿!"你们猜猜吴××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呢?同学们一听纷纷起了好奇心,于是埋头算了起来。常规思路是:已知三科的平均分,可得三科的总分是77×3=231,四科平均分比三科多了3分,可得四科平均分是77+3=80,那么四科的总分是80×4=320,可得吴明涛的数学成绩是320-231=89。很多时候,学生对于一个问题,习惯于自己的思路,被困在思维定式中,百思不得其解,这时,教师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变换思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另辟蹊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上题,我们就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如果吴××的数学成绩也是77分,那么他的四科平均分依然是77,但实际上平均分高出了3分,我们可以将这3分分给每一科,这样的话,每一科都加3分就会多出3×4=12分,那么用我们假设的数学分数加上多出的12分,即77+3×4=89,就是他的数学成绩了。

  3.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在教授学生学习和掌握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题型的解决方法之后,我并不是直接让学生做课后练习题巩固知识,而是自己编了一道应用题:话说,上北村的刘大地主,家财万贯,良田万亩,一天,他想划出2000平方米的地方来种一些新鲜的蔬菜,但是却不知道种点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规划,想请同学们帮他想个方案,种什么蔬菜?按什么比例来分配?什么蔬菜种多大面积?类似这样的应用题,不仅能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由于问题情境和条件的开放性,给学生带来挑战的同时,创造了开放的思维空间和解题策略,使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从而体会到应用题的应用趣味。此外,把新知识纳入已知认知结构中,通过新旧知识的结合,相互作用,更有利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应用。

  总之,我认为,帮助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走出困境的方法有很多,重点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着重培养有应用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我的认识和总结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以期广大教育同仁指正。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