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论文:对消除中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研究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人人都能够获得必需的数学,让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然而,大量调查研究表明,在一般学习中,约有7%的人存在学习障碍,这一数据因地域性差异亦有所提升。由此,引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在复杂多变的数学学习中,有多少学生存在学习障碍呢?
自古至今,学习障碍是一个一直存在的问题,困扰数之不尽的家长与教师,可以说这是一个教育研究的永恒课题。从全球范围来看,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教育部门都花费很大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其形成障碍的因素,以期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1.对我国中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研究
1.1主观性因素
1.1.1数学学习兴趣不浓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人的潜能,有效提高学习品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很难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看不到他们对数学的热情向往。学习兴趣不浓厚,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以致数学学习成为负担、累赘。这种恶性循环周而复始,使学习数学成为一种障碍,无法逾越。
1.1.2数学学习的意志品质不够坚定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问和难题,受到各种挫折和挑战,大多数人都是依靠自己的意志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面对纷繁复杂的数学题,没有坚定的学习毅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存在懒惰心理,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难题,就萌生放弃的想法,不做进一步努力,不愿进一步思考,对出现在考试或习题中的错题不加以修正,没有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长此以往,缺乏坚定的意志。
1.1.3对学习成绩过度焦虑
在校成绩往往被认为是中学生自我价值体现、自我发展的最主要表现特征。而且,在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考试――高考中,数学占的比例比较大。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数学成绩经常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好成绩,但往往成绩不太理想,这种成绩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其内心感到压抑,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通常状况下,适度焦虑可以让学生的神经处于平衡状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使注意力更集中、持久,思维和记忆效果更好。但是过度的焦虑或者过低的焦虑,则对学习影响很多,两者呈倒U型关系。
1.1.4对数学的认知障碍
对学生学习数学来讲,数学认知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提取、运用,以及在此基础上构成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然而,对于很多中学生而言,其认知能力有限,运算、抽象思维、空间想象、逻辑推理等能力比较薄弱,需要循序渐进,慢慢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操之过急,对学生的整体水平和特点了解不够充分,教学内容过深、难度过大,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产生新的认知障碍。
1.2外界因素导致数学学习障碍
自古至今,父母们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但对广大中学生而言,进入中学后,数学学习的难度加大不少,而父母的期望依旧很高。当孩子出现学习问题时,他们通常采用错误的方式处理问题或提出不合理要求;成绩下降,进一步打击了孩子的自信,长此以往,他们会因达不到父母的期望而焦虑,继而成绩愈来愈不理想,造成恶性循环。老师教学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有些学生因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在数学学习上不能和老师同拍,即使自己很想学,但因听不懂老师讲课的内容,慢慢问题就越积越多,无法自拔。由于某些教师自身水平和能力存在问题,对于教学内容理解不够深刻,教学方式单一,忽视了对于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注重结果而不强调解题过程,没有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无法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2.总结
研究表明,中学生普遍存在数学学习障碍,特别是在高中一年级就逐渐形成学习障碍,致使数学成绩呈现滑坡迹象。虽说这与学生的智力无关,但研究发现他们的确是由于自身或外界因素导致学习上存在障碍。如何解决由优等生变为数学困难生这一问题,已成为高中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以上从导致数学学习障碍因素的角度出发,从主、客观方面阐明了数学学习中学习障碍的产生,以期尽早发现数学学习障碍生,并尽早预防、解决,使学生有勇气、有信心学习。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