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理学论文: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三个“品级”

来源: 2017-10-06 00:31

 近年来,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许多教师为此进行了多次改革尝试,但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中国式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此,为了提炼打造有效课堂所需的要素,本文通过评价分析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三个"品级"进行了评述,以期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有效教学的坐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课题选择与教学目标的确立

  以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11章第一节正弦定理一课为例。

  1.知识目标

  发现正弦定理的内容,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问题。

  2.能力目标

  ①了解向量知识应用;

  ②掌握正弦定理推导过程;

  ③能够运用正弦定理证明三角形和解斜三角形边角问题。

  3.情感目标

  通过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平等与合作、交流的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

  4.教学难点

  ①向量知识在证明正弦定理时的应用;

  ②正弦定理在解三角形时的正确思路。

  二、第三品级的实践与评价

  1.课堂实践

  第一阶段:导入课题。

  师:正弦定理是三角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其标出了三角形三边、三个内角和外接圆半径之间的关系。

  板书画图:

  ■=■=■=2R

  解释:△ABC中,A、B、C所对应的边长分别为a、b、c,△ABC外接圆半径为R。

  师:能否推断正弦定理的定义?

  第二阶段:讲解内容。

  教师通过板书和讲解两种方式,对正弦定理的证明、内容、应用领域、定理的意义进行了诠释,同时拓展了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

  第三阶段:总结课堂。

  2.评价分析

  从上述课堂实践来看,将这堂课列入第三品级的原因在于三个方面。

  第一,课堂结构不合理。在课堂开篇阶段,教师所采用的方法是直接导入课题,这一行为使学生从毫无准备的状态瞬间进入学习状态,缺乏过渡介质,缺少课堂氛围烘托,教学质量不言而喻。

  第二,在课堂教学的核心阶段,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有着照本宣科的痕迹,而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也都很难实现。

  第三,课堂总结缺乏内容。

  三、第二品级的实践与评价

  1.课堂实践

  第一阶段:导入课题。

  创设问题情境:有人想测量一条河的宽度,分别在河岸两边取两点A、B,在A点所在侧选一点C进行测量,如果AC之间为55cm,∠BAC和∠BAC分别为75°和51°,那么河的宽度即A、B两点距离应如何测量?请精确到0.1m。

  第二阶段:与学生共同通过猜想和计算解出答案。

  在三角形解法中,需要学生运用很多已知的三角形知识,由此,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教师引导学生列出"a>b>c←→A>B>C"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又引导让他们从定量角度对三角形可能存在的边角关系进行大胆猜想。当学生通过对特殊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观察思考之后,会主动提炼出■=■=■,这时再让学生验证,看等式是否在一般三角形中依然成立,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第三阶段:与学生探讨交流,总结课堂。

  2.分析评价

  在上述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猜想与尝试,主动探求证实理论的多种方法,而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会主动思考:猜想是如何变为定理的?应该怎样进行理论证实?等等。但总体来说,上述课堂实践仍有欠缺。首先,缺乏更进一步的情境烘托,情感目标难以实现;其次,缺乏知识应用,更缺乏推导过程,因此,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也不能充分落实,因此,"第二品级"仍然难以构成有效课堂[1]。

  四、第一品级的实践与评价

  1.课堂实践

  第一阶段:导入课题。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某航运公司的货轮从a港口航行至b港口,经测量,a、b港口之间的距离为6000m;随后又由b港口航向c港口,但由于此时货轮上的仪表发生了故障,船员只能利用测角仪来测得∠b=60°,∠c=45°,那么,应当怎样计算出b港口到c港口之间的距离?

  第二阶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实质。

  由学生给出条件,教师列出例题,并引导学生对例题进行总结,探析正弦定理的概念和定义。

  其次,提出问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验。

  师:已知△ABC中∠B、∠C和BC长度,求AB距离。即:已知三角形中两角及其夹边,求其他边。

  随即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流,边引导,边实践,重点围绕正弦定理的概念、实例、应用、拓展等方面展开教学讨论。

  第三阶段:课堂总结。

  总结一:正弦定理的概念;

  总结二:正弦定理的运用方法;

  总结三:学生思想和方法的掌握。

  最后,师生共同讨论本课的收获。

  2.分析评价

  在整体布局方面,这一课的条理性较强,结构合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深入透彻,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在课堂开篇,在课程导入方面教师运用了多媒体,结合问题的提出,能够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此外,在课堂核心阶段教师采用与学生共同探究的方式,从而确保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也能够很好地掌握课题知识。最后,课堂小结有法,思路明确,因此,本课能够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2]。

  综上所述,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三个"品级"对照中,我们能够得出构建有效课堂的几个重点要素,从而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个合理的坐标。受篇幅限制,本文对许多问题诠释得不够透彻,对该类课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是我们在以后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