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论文:引导学生有效阅读数学课本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阅读方式,不能用教师的理解来替代学生的阅读行为。"但我们很多数学教育者却把阅读看成是语文课程的专利。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主体是学生,离不开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学生与文本的交互作用必须在阅读中完成。然而,新课改后的数学课堂,教师只注重情境的创设,多媒体花样的翻新,学生合作学习的热闹……数学课本的使用往往被忽视了,只是学生做习题时才偶尔翻一翻,久而久之,学生慢慢丧失了阅读数学课本的兴趣和能力。我以为,数学教科书是诸多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因素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本文拟从数学课本上的课题、插图、例题、结语、习题等内容谈谈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有效阅读课本,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
一、读懂课题――明确学眼
著名教育家邱学华先生在谈到数学课堂教学时,曾说过:"数学课堂教学应以点激发,以问激发,让学生抓住课堂的'眼'。"那么,什么是课堂的"眼"?课题就是教学或学习内容的重要的"眼"。课题是一个课时的授课或教学内容的精华,引导学生去理解课题的内涵,去研究课题所讲的内容,明确这节课讲的什么知识内容,可能和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对于这个问题我已经知道了些什么,从中可能学到什么样的知识,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比如,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面积"时,教师这样引导学生:
师:看到课题你想到以前的哪些知识?
生: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请你们每人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同桌说说它们的特征。
学生做完后,教师稍作总结,再问:今天我们要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关于面积你们已知道了什么呢?
让学生充分说完后,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材料,从教材中寻找答案,这样训练有利于学生形成对课题进行反思的习惯,达到自学的良好效果,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自学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读通插图――弄清表象
新教材中的插图内容简明、主题突出,形象直观生动,具有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作用,具有文字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课堂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上的插图,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推导、想象等过程,充分感受插图中的知识场景,获得对知识更深入的总体理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中"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插图,摆一架飞机用5根小棒,用10根小棒怎样摆出飞架,它与摆一架飞机有什么联系,让学生根据插图动手摆一摆,通过摆学具,使学生感受到用10根小棒可以摆两架飞机,就是用了2个5根,也就5的2倍,这样学生就建立了初步的表象;接着再观察用15根小棒摆出了几架飞机,并用学具摆一摆,然后讨论与摆一架飞机有什么关系?学生在观察插图、摆学具、讨论的过程中得出了倍数间的关系,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加透彻地理解了"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倍"的知识,培养了探索的精神,又提高了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读透例题――质疑解惑
例题是提示数学知识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题目,阅读例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数学表达能力、规范学生的数学解题书写格式等都有益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带着问题读透例题,使学生初步领会其中解决问题的思路,运用数学知识的方法,以及数学思维方法的应用,从而举一反三,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引导学生阅读例题时,教师要注重点拨和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比的意义"时,教师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1)几比几怎样写、怎样读?
(2)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3)比值可以怎样表示?
(4)比和比值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学生阅读后进行交流总结,教师辅之以必要的指导,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这种让学生带着问题针对性地阅读课本例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同时,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四、读破结语――旁征博引
数学课本上的结语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得出的,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读破结语。通常采用"三部曲":一读印象,二读细节,三求突破。其中第三环节尤为重要,首先,教师可指导学生用扩句的方式,把结语以外显的形式扩展出来。其次,帮助学生对结语中的字词句尝试替换,体会原字词句的凝练型和严密性。最后,对结语做必要的旁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自己理解。
例如,"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文中为什么用"小数的末尾"而不用"小数点的末尾"?
(2)小数的基本性质指的是什么不变?
(3)这里添上或去掉几个0有没有具体指出来?你认为可以添上或去掉几个?
(4)小数的基本性质特指小数的大小不变,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小数的哪些内涵可能产生变化?
(5)读完小数的基本性质后,你有什么话想说?
如此让学生阅读结语,胜过教师千万遍的解说。
五、读活习题――举一反三
习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知识的应用,一道好的习题是检验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工具,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习题,挖掘出习题中的丰富资源,以达到学习效果的优化。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口算乘法"的练习十四的第11题时,教师是用乘法口算解决的问题,教材以文字叙述给学生提供实际生活中的信息和问题,同时配有情境图呈现不同的信息和问题,内容丰富。练习时,引导学生阅读习题,弄清要解决哪几个问题,找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了习题的相关信息,再思考解决的方法和结果,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习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先了解有关练习题的相关信息,再去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这样对学生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和锻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很大的好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新课改后的数学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学会阅读教材,使学生能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使学生真正练好数学阅读基本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