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理学论文:浅谈“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数学课堂引导中的应用

来源: 2017-10-06 11:10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标的理念正逐渐为广大教师所认同,许多教师正清晰地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需依据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开发智慧和潜能提高其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达到健全学生的主体性品质的目的。可是,理论如何指导实践?理念如何融入课堂?实践细微之处值得诸多讨论。现笔者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探讨实践之一――课堂引导。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与引导启示

  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然而,在侧重应试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数学课堂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变了味",越来越背离课堂本质,正在逐步向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而直指"应试"的功利性教育工具演变。如果用这样的数学包围着学生,数学的课堂本质又是什么?教师可以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展开、实施数学教学活动,以达到新课程提出的教学要求。

  1."最近发展区"的含义。

  在教学与发展的问题上,维果斯基强调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学生存在两种发展水平――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现有发展水平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潜在发展水平是指儿童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维果斯基把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定义为"最近发展区"。

  2."最近发展区"与引导的关系。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实施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引导需要指向"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将学习者置于"接近全知而又不能全知的境地"。其实,引导也就是一个搭建"支架"的过程,通过支架(教师引导)的帮助,教师将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转移给学生自己(学习过程被内化),最后撤去支架,从而帮助学生跨越"能"与"不能"的距离。

  二、找准"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客观存在的,其理论为课堂引导提供了依据,但又以隐形的方式存在于每个学生的思维中。因而,找准引导的"最近发展区"就成为了运用理论的关键。

  1.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教的方面来看,教学是不断创设"最近发展区"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确定学生的两个发展水平――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要了解学情,确定知识的"固着点",从需要入手,准确把脉,把握引导的良机;更应重视体验,关注知识的"发展点",也就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和表现,捕捉学生思想的能力,积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态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更便于学生同化知识,深化思维。

  2.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从学的方面来看,引导就是不断地帮助学生完成心理"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通过教师引导,打破心理平衡状态,把学生引入最佳学习区。若学生所接触的内容正好符合他们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他们就会因问题得到解决而获得心理满足,同时产生新的心理需求,进而产生稳定和持久的学习兴趣。

  三、搭建引导"脚手架"

  当教师确定了"最近发展区"后,为了减少教学的跳跃性,应该增设"脚手架"。教师需要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跨越其"最近发展区",使"最近发展区"蕴含的潜能变成现实的能力。教师在引导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可以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1.有趣性引导。

  有趣性引导是指在引导的支架设置中需要构建"有趣的课堂"。引导的关键在于激活学生的"动情点",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例如:教学苏教版五下《圆的认识》一课时,可以通过呈现大烟囱和小方砖这一圆一方的事物引起学生强烈的视觉对比和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方"砖是怎么砌成"圆"烟囱的,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圆出于方"的数学转化思想,让学生咀嚼由"方"到"圆"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引导他们跨越其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2.适时性引导。

  适时性引导是指要在学生恰需帮助时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引导支架,并在适当的时候撤出支架。例如:教学苏教版三下《轴对称图形》一课,可以先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然后话锋一转:"它们究竟美在哪里呢?"将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引向对图形结构的观察和把握上,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的认识迅速贴近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课堂是动态的,需要教师巧妙地引申,让意外生成的信息迅速连接本课的知识点,继续引导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达到"潜在发展水平"。

  3.其他引导方式。

  (1)适度性引导。适度性引导是指学习支架应当有坡度,要给学生留有恰当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学生站在支架上,必须经过自己的奋力一跳,才能达到目标;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成学习目标。如此,"导之有度"的课堂将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索"的时间,让学生学之弥多,学而有趣。

  (2)个性化引导。个性化引导是指不同水平的学生需要不同程度的学习支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内容及学习环境,选择不同的引导方式。在课堂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要考虑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切勿以几个尖子生的情况代替全班学生的普遍实情。

  总之,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去享受数学五彩缤纷的变换与环环相扣的严谨,还要科学地引导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从"现有发展水平"进入"潜在发展水平",从"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引到"新的潜在发展水平",如此循环往复,不断超越现有的理解状态,实现自我学习、自我验证、自我归纳的良性循环。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