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论文:“探究―研讨”法在幼儿数学活动中的应用
"探究―研讨"法主要是让幼儿在对结构性材料操作的同时有所发现,然后在幼儿努力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研讨,表达自己的思维,互相启发和补充,逐渐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出概念来,加深对概念本质的认识。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提供材料
在幼儿数学活动中要让幼儿学习数学概念属性和运算规则,材料提供的好坏直接与活动的多样化和活动质量有关。因此,在幼儿获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初级阶段,教师为幼儿提供结构性的材料,创设数学环境,让幼儿在材料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探索学习,通过手、身、耳、目等多种感官获得数概念的多方面的信息。
第二步:个人探究
引导幼儿运用结构性数学材料,寻找、思考、发现材料中包含的数学概念,并从中揭示其规律。如:为帮助幼儿理解、运用自然数的性质时,可以先让幼儿进行实物操作,用不同形状的夹子或回形针来测量物体的边长,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边长;让幼儿玩下棋的游戏,根据骰子得出的数字来找出相应的数量等。教师让幼儿知道这个活动玩什么、怎样玩,使他们能积极地参加,主动地探索和自觉地学习,在操作过程去体验、去发现,在自主的探究中调节学习进度,按自己的理解水平来解决问题。
第三步:组织研讨
引导幼儿在自由组合、小组活动、集体活动中将自己探究操作的结果告诉同伴,让大家来评价,从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数概念水平。如:在幼儿认识三角形教学中,可让幼儿通过操作各种各样的三角形,互相进行分析比较,最后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使幼儿抽象出三角形的概念。
第四步:掌握应用
掌握应用包括对概念的消化吸收、灵活运用两个层次。引导幼儿根据数学概念、原则、程序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计算,在新的知识结构和具体情况中,迁移数学概念、原则、程序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新的认识结构。如:让幼儿根据所学习的统计方法,将每日不同时间的天气气温记录在曲线图中,然后分析一天中什么时候气温最高,哪段时间气温变化最大,什么时候气温没有变化。又如:在游戏中搭建立交桥,桥面选用什么形状的积木,要用几块,怎样搭才能不使它倒塌,这都要求幼儿运用自己积累的数、形、空间的经验。通过数学游戏活动和制作使用数学学具,联系学习和生活实践,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唤起求知欲、操作欲、创造欲,满足幼儿对学习数学的要求,增长才干,提高数学能力。教师应允许幼儿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形式,自主地进行学习。而"探究―研讨"法由于克服了幼儿对教师的依赖,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探究、研讨与应用主动获得知识,从而促进了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形成,同时也形成了初步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意识。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