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论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便于以后的生活及工作。从这一点来看,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就应当是采取合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与途径,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为以后更好地运用所学为生活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归纳总结得出,如果从以下方面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积极创造生动且有激情的教学活动环境。
数学老师应该牢牢把握住初中学生普遍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的特点,采取"提问抢答"、"小组合作学习"等活动,想方设法创设生动而且具有激情的教学活动情境,从意识上刺激学生,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学生还能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得到进一步加深。比方说在轴对称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在预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制作两种图案:轴对称的一个图形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学生设计好以后,老师再评比每个小组成员的作品,并且在这些作品中选取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实践结果表明,在教学活动中采取这种方式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及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同学们在比较这两种方案的过程中会仔细地将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通过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换意见,很快便找出这两种情况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种方式很容易促使师生及同学之间在理解上产生共鸣,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2努力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初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就是老师了,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否和谐相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的高低。大量事实表明,如果师生关系良好,就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课程学习,从而起到"润滑剂"和"助跑器"的作用。一般来说,如果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态度亲切和蔼,学生往往能够很好地接受老师的教导,进而乐意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从内心尊重每一位学生,不要厚此薄彼。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尽可能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不仅仅会特别尊重自己的老师,同时也会对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兴趣盎然。
2.努力创造机会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主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鉴于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开展师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活动,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己听、说、评、改,通过这种方式最终获得正确的答案。与此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比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首先通过互联网设计等腰三角形的网页,然后安装在学生的电脑上。之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播放幻灯片向学生演示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定理等相关内容。幻灯片播放完毕以后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之前的讲解及自己的记录归纳要点。比如为了让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知识点,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几何画板的动画作用,让学生随意画一个三角形,然后挑选其中一条边画出它的中线、高及角平分线(通常都是选择底边),如图1所示。
图1
然后安排学生做一个简单的实验,移动B点将BC方向,直至AB=AC。这就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在移动过程中学生会发现BC边上的角平分线也会随之移动,这就是所谓的三线合一。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结论并非老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观察和发现的,这样便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一种满足感,兴趣也会随之得到提高。
3.结语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侧重点应当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想方设法创设激情四溢并且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与此同时多开展一些师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数学老师还应当多提供一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自主思考和探索。这些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运用所学为将来的生活和工作服务。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