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论文:青痛灵合剂治疗青春期痛经临床研究
【关键词】 青春期痛经;中医药治疗; 青痛灵合剂
青春期痛经是严重危害青春期妇女身心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们依据青春期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临症经验,自制青痛灵合剂专门针对青春期痛经进行治疗研究,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0例青春期痛经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均为月经初潮后痛经,及22岁以前的原发性痛经患者。其中轻度痛经31例,中度痛经37例,重度痛经22例。 将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病人构成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1) 月经初潮后,至22岁之间的妇女。(2) 轻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明显疼痛,伴腰部酸痛,但能坚持工作,无全身症状,有时需服止痛药。中度:小腹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四肢不温,用止痛药可暂缓。重度: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安,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需休息,伴腰酸背痛,面色苍白,冷汗,肢凉,呕吐腹泻,肛门坠胀,止痛药不能明显缓解。(3) 临床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1.3 疗效标准
治愈: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停药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显效: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消失或减轻,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有效: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变。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青痛灵合剂。基本方:淫羊藿、黄芪各24g,杜仲、川断各12g,小茴香、莪术各9g,乌药、香附、元胡、当归、白芍各15g,川芎、川牛膝各10g,干姜6g,蜈蚣2条。用自动煎药机煎药并包装,每剂药装2包,每包180ml。每服1包,日服2次。来月经前1周开始服用,连用10天,重复3个月经周期。
对照组服用月月舒冲剂,每次1包,日服3次。来月经前1周开始服用,连用10天,重复3个月经周期。
3 治疗结果
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略)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18周岁。2003年10月11日初诊。每次来月经时小腹疼痛难忍,服止痛药或肌肉注射止痛药效果不明显。月经量少,有血块,且先后无规律,小腹掣痛或绞痛,腰腹发凉且有坠痛感。腹痛时伴有面白、出冷汗。头晕无力,精神不振,不欲进食,大小便正常。舌暗淡,瘦小,苔薄白,脉沉细。给予青痛灵合剂治疗,平素服用桂附地黄丸。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月经规律,痛经未再发生。
5 讨论
肾是主宰月经正常排泄的重要脏器,肾气是激发和推动机体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青春期妇女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气在逐渐充实之中。主宰月经、生殖功能尚有不足,表现为推动气血运行之力不足,易造成气血凝滞。有人观察[1]到肾虚患者的甲皱微循环管襻数目开放较少,管襻内血流速度减慢,可通过补肾益气的治疗而消失。再则肾虚生内寒,寒性凝滞,影响冲任气血运行。从痛经病因看[2],多有子宫发育不良、子宫颈狭窄、子宫过度屈曲现象。从症状分析,大多伴有腰膝酸软冷痛,腹部坠胀,精神不振,头晕乏力,月经失调等肾虚症状。这些均表明肾气不足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内在因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常凝气血,可使血脉运行不畅。《素问》中指出:"寒邪客于厥阴之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青春期妇女,大多保健意识淡漠,生活调适能力不足,尤其是对经期保健大多不够重视,易感寒受凉发病。通过临床观察,此病因在该患者中占90%以上,孙宁铨等[1]也认为主要是由寒瘀所致。妇女以血为本,血贵流通,"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有人证实[1],痛经病人盆腔血循环量减少,血管阻力增高,两侧血流量供应不等,使用活血药物治疗后具有显著改变,说明血瘀是痛经的主要病理机制。综上所述,青春期痛经是以肾虚为发病基础,寒邪为主要致病因素、瘀血阻滞经脉为主要病理机制的一种病症。
在治疗方面,通过补肾气,增加机体活力,促进血液运行,改变机体内环境,能从根本上改变疾病的病理状态。有人认为[3],肾虚是痛经发生的直接和重要影响因素,肾虚瘀阻是其重要病机,应从益肾化瘀法治疗。温经散寒,是消除血瘀的致病因素,促进血液正常运行的主要方法。活血化瘀法是消除阻碍气血流通病理产物瘀血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以此为指导,结合临症经验,三位一体立法组方,自制青痛灵合剂进行治疗研究,收到了明显效果。不但能使痛经病症消除,还能改善伴随的月经失调等症状。说明青痛灵合剂是治疗青春期痛经的有效药物。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