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论文:发现数学的魅力
某网站调查"数学该滚出高考吗",超过七成的网友投票支持数学退出高考.有网友说:工作很多年,除了简单加减乘除,基本没用到别的数学.有网友说:难道买菜要用几何、函数?数学真的就像大家说的那些无用吗?你知不知道原来运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新闻的分类问题?搜索引擎的运作也与数学有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数学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学科,它虽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它的晦涩难懂也让好多人对它产生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想法.除了数学爱好者,多数人都是顶着教育体制的"压迫",完成了将近12年之久的数学学习历程.数学真的这样乏味吗?看看这个余弦定理与新闻分类的例子,也许你会惊奇.相信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余弦定理"这不陌生,但也许大多数人认为,这个定理只能应用在求解几何题目之中.可是它却是新闻分类的原理:当两条新闻向量夹角的余弦等于一时,这两条新闻完全重复(用这个办法可以删除重复的网页);当夹角的余弦接近于一时,两条新闻相似,从而可以归成一类;夹角的余弦越小,两条新闻越不相关.就这样一个简单原理,将余弦定理与新闻分类紧紧联系在一起,使"余弦定理"在信息领域大放光彩,让我们切身感受到数学工具的神奇之处.数学给人类最大的用途就是提供了一种定量的测度,看似繁杂的两则新闻也可通过余弦定理的方法测量他们的相关性,数学使这个世界量化.
华罗庚先生曾经写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不应用数学".前辈说的确是事实,只是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并没有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魅力.学生在学习数学之后似乎最大的安慰就是做出了一道很复杂别人解不出的题目,要发现数学的美就要跳出题海的怪圈,培养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会引导学生主动的深入探究.面对考试,教师必须要为同学讲解习题,总结方法.但是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应该多多渗透数学中核心、经典的思想,如数形结合、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方程思想、转化的思想等等.其实这些思想不仅仅应用在解题中,生活中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要思考如何转化,转化到自己熟悉的好解决的先解决,步步为营.这也就是数学带给人"质"的改变,学习数学之后,会变得理性,解决问题按部就班、思考问题条理清晰,无论以后是否从事数学相关的工作,相信严谨的态度、理性的思维、持久的坚持和一丝不苟的治学要求都会惠及学生的一生.
数学常常被称为思维的体操,数学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对人思维方式的一种潜在培养,现代人应该具备数学这种逻辑思维能力.与陶冶艺术情操的钢琴、小提琴和书法一样,数学也应被当作一种文化来传播,它是人整体文化修养的一部分.学习数学的过程也是培养自己思维的过程,或许有人觉得这样说很空洞,但是它的确对于人的思维方式影响深远.
很多人认为数学无用、枯燥乏味,已经是一种很常见的社会现象,而我认要为这种情况负主要责任的无疑是现行的教育方式,也包括现在主流的数学教材.但是要真正改变我们的教育,毕竟还是任重道远的事情.在此之前,从改变教材入手.数学教材,给人的感觉是严肃的,图形方方正正,定理字字珠玑.编写数学教材的作者大多是职业的数学家,他们自己能看得懂自己写的高深莫测的教材,就觉得学生也都可以接受这种严肃、乏味的语言.其实数学教材也可以变得很有亲和感,多一些应用的例子,少一些空洞的语言,多一些温馨,少一些威严,多一些延伸,少一些局限.让学生爱上数学,感受到数学之美,教材是第一个需要改变的地方.它有可能比老师接触学生的时间还要长,影响学生更加深远.
对于教学工作者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的美也很重要,毕竟每天与学生进行语言、神态的各方面交流,首先教师自己要知道数学美在哪?从内心深处承认数学的美丽,并且常常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了解数学最新的应用领域.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风格,不能全然按照教材所编讲解,在精彩处有延伸、有评价、有贴近生活的例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生活中不可能什么都有数值,什么都可以量化,但是生活中确有一些实际的问题是必须通过数学方法才能解决,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数学相关的应用题目,让他们三五一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对数学的认知和认可程度.在教学中,常常提问让学生思考,拒绝思维的僵化和程式化、高质量的设疑可以激起浓厚的兴趣,使他们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问题可以像脑筋急转弯一样,如果方向正确一分钟即出答案,方向错误绞尽脑汁也要计算很久.此外,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新知识总是某些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教师需要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寓新知识于旧知识之中,化难为易,学生就学得轻松,兴趣自然而生.此外也可找机会让学生动手实操,如讲解立体几何时让学生动手做模型,这样会有更好的感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其实,学生一旦发现了数学之美,就很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或许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改变一下方向,从监督学生学习、详细讲解、总结归纳渐渐走向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兴趣、自主学习到实实在在的领会数学的精髓.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