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论文:淋巴增生性疾病实验诊断与应用
【关键词】 淋巴系统;淋巴增生性疾病;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细胞是人体的重要免疫细胞。在各种抗原的作用下,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参与免疫应答。并可使淋巴组织如淋巴结、胸腺、脾脏及黏膜等增生。淋巴系统增生可导致淋巴增生性疾病发生,淋巴增生性疾病可分为免疫性(或反应性)和恶性两大类。
1 淋巴增生性疾病的病因与分类
1.1 免疫性或反应性淋巴增生性疾病 由免疫反应所引起的淋巴系统增生性疾病,常伴淋巴细胞形态异常,故常被称为非典型淋巴增生(AIL),多为良性,但也可发展成恶性[1]。(1)病毒:常见致病病毒为EB病毒,所引起的淋巴增生性疾病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其他病毒如巨细胞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I型病毒(HTL-I)、SARS病毒、疱疹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等也可导致非典型淋巴增生(AIL)。(2)细菌及其他病原体:如结核杆菌、麻风、梅毒、布鲁杆菌、猫爪病、弓形体、组织胞浆菌、衣原体 (如性病淋巴肉芽肿)、利什曼原虫等。(3)移植后淋巴增生性疾病(PTLD):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移植后淋巴增生性疾病分为四类:①早期;②多形PTLD;③单形(PTLD);④其他少见型。PTLD的发病率最高是在移植后1年。(4)药物:如免疫抑制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皮质激素、环孢素A、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等,这些药物引起淋巴增生性疾病的机制,有些与EBV感染有关。(5)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T细胞中存在一种缺陷,不能抑制EBV,易遭EBV感染,导致淋巴细胞增生。患者用甲氨蝶呤、硫唑嘌呤治疗,容易发生淋巴增生,停药后可恢复。而干燥综合征患者发生淋巴增生,恶性病变的危险性为正常人的40倍。(6)遗传性免疫缺陷: X染色体连锁淋巴增生是一种由于X染色体突变所致免疫缺陷性疾病,多见于男孩,有淋巴结肿大,皮肤、肝、肺、骨髓、大脑等部位可发生淋巴瘤。而Wiskott-Aldrich综合征,发生弥散性淋巴瘤约50%。(7)FAS基因突变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淋巴增生综合征(Canale-Smith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淋巴增生疾病,其特点为淋巴细胞增生,凋亡受阻,并伴自身免疫性溶血,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大多发生在儿童,易演变为淋巴瘤。(8)原因不明的不典型淋巴增生性疾病: 如Castleman病(CD),又称血管滤泡淋巴增生或巨淋巴结增生症、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也称坏死性淋巴结炎、病毒性淋巴结炎或Kikuchi(菊池)病等]。Castleman病(CD) 临床上可分为局限型和多中心型两种;根据病理组织学,又可分为透明血管(HV)型、浆细胞(Pc)型和混合型三类,以第一种多见。可发展为恶性淋巴瘤[2~6]。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多见于东方人(日本、中国),发生在青壮年,临床上表现为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常有痛,白细胞增高或减少,外周血中有异形淋巴细胞。
1.2 淋巴系恶性增生性疾病 病因尚未阐明,与病毒及相关病原体有关。 (1)病毒:如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I型病毒(HTL-I)、HIV感染,当CD4+细胞降至50/mm3时,易引起非霍奇金淋巴瘤(NHL);EBV与Burkitt淋巴瘤相关;HCV感染的患者可发生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发生弥漫型大淋巴细胞淋巴瘤的危险性较正常人大2倍以上。
(2)幽门螺旋杆菌 2003年Nakamura等报道59例持续感染引发黏膜相关淋巴瘤(MALT)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者高达50例,用抗螺旋杆菌治疗后,41例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
淋巴恶性增生可浸润至造血系统,引起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也可原发在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称之为恶性淋巴瘤[7,8]。1997年WHO根据细胞来源将淋巴组织恶性肿瘤分为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T细胞以及霍奇金淋巴瘤三大类。2001年WHO将恶性淋巴瘤又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D)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HD)占恶性淋巴瘤14%。淋巴瘤的早期及晚期都可累及骨髓并伴白血病血象,除淋巴组织的活检外,从骨髓、血象和体腔积液中检查发现淋巴瘤细胞[9]。
2 淋巴增生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淋巴增生性疾病的诊断必须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包括血象及骨髓象,有时必须有淋巴结或病变部位的病理切片检查才能确诊。
2.1 细胞形态学检查(1)反应性或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 反应性增生的异形淋巴细胞大多为幼淋或成熟淋巴细胞,如EBV所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中可见泡沫型、不规则型或幼淋细胞,也可见浆细胞样淋巴细胞,一般与白血病细胞不难鉴别。反应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外周血中也常见幼稚淋巴细胞,但无核仁,淋巴结活检可助鉴别。
(2)恶性淋巴增生性疾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原始细胞多见畸形。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中增多的淋巴细胞,大多是成熟淋巴细胞,属B细胞。弥漫型小淋细胞、弥漫型裂细胞和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易并发白血病,外周及骨髓血中所见淋巴细胞属幼稚或原始淋,形态畸形。霍奇金淋巴瘤(HL)在骨髓涂片中可见具有诊断价值的Reed-Steinberg细胞,血象一般无特殊[1]。
(3)大颗粒淋巴细胞增生(LGL) 有4种不同的临床表现:①反应性一过性增生,继发于感染,如结核等;②慢性LGL增生,病程呈良性,34%血液中存在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2%阳性;③惰性LGL白血病,大多发生在老年人,60%~70%有临床症状,表现为慢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多发性关节炎,甲氨喋呤、环孢素A、环磷酰胺治疗有效;④侵袭性LGL白血病,与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可能属同一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病程短,预后差[10,11]。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