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医药学论文:生物复杂性选修课与医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

来源: 2017-10-14 00:29

 

【摘要】 生物复杂性研究(science of biocomplexity)是复杂性探索与生物医学研究结合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本文初步探讨了在医学院校开设生物复杂性选修课在哲学观点的指导、整体观的深化和人文修养的提高等方面对医学生知识结构优化方面的作用,也间接地阐述了生物复杂性研究的特色。

 

【关键词】 生物复杂性;唯物辩证法;整体观

 

【Abstract】 The science of biocomplexity is one of the cross subjects of the complexity exploring with the research of biology and medicine.This article preliminarily explored the optimizing effects of opening the selective course of biocomplexity on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the students in medical college from the angle of guidance of philosophy views of materialistic dialectic,deepening of the holism and improving of the literal culture.On the other hand,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tudy of biocomplexity also has been elucidated.

 

【Key words】 biocomplexity;materialistic dialectic;holism

 

生物复杂性(biocomplexity)是一门新兴的学科[1],是生命科学研究在经过辉煌的发展而又在新的难题面前逡巡不前时,求助于自然科学领域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复杂性探索学科群,诸如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2]、哈肯的协同学[3]、费根鲍姆等开创的混沌与分形理论[4]等研究成果,结合生物学的特殊内容,逐渐充实和形成的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渐渐显示出它不是复杂性探索研究在生物学中自然延伸或者简单嫁接即可形成的领域,而是以生命体这种复杂性之最的体系为研究对象和需求相应的特殊研究方法的一个领域。目前,许多在生物复杂性名称下进行的工作,在方法学方面未做大的改进,研究对象仍然停留在基因水平,而生搬硬套复杂性探索的名词术语,不可能实现生物复杂性的历史性使命,那就是作为还原论研究的互补者,双方有机组合,共同解决困惑人类的生命科学疑难,促进人类由生命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第三军医大学生物波研究中心在国内医学院校率先为本科生开设了生物复杂性选修课,收到了良好效果。在回顾总结中一个明确的感受即是:生物复杂性教学有助于全面优化医学生的知识结构,而生物复杂性的深化是全面提升生命科学研究水平的必由之路。众所周知,医学生在大学的学习期间,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记忆大量的医学知识,所以谈到学习,许多医学生苦不堪言,虽然如此,笔者认为"背"本身并没有错,应该坚持。问题在于在所记忆内容的潜移默化下,学生们渐渐的强化头脑中已有东西,出现了偏执的倾向和"所知障",而这些挤进学生大脑的东西实质上是典型的还原论研究成果:将有心理的人还原为单纯生理人,又还原为八大系统,渐次还原为心、肝、脾、肺、肾等各个器官,又到细胞,再到不可胜数的分子,如果不是基因组研究发现达到预期目标尚需时日的警钟响起,这种还原的趋势大有直接冲进核物理研究领域的趋势,其特点是追索结构性特征越来越细而离开生命的整体性越来越远,以此为参照系,并且在这种先验的1+1=2的还原论思想潜移默化之下,滋生出作风上追求孤立的个人进步、学风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片面做法,文风上只有"药味"没有"书香味",以此进行有关生命科学的研究,希冀有所突破的前途堪忧。那么开设生物复杂性选修课在纠正这些偏向中能起什么作用呢。以下试简述之。

 

  1 强化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指导作用生命科学研究最终将归结在人的研究上,而对人的研究必须要以唯物辩证法为哲学指导。

 

  在生物复杂性教学中,必然要追溯生物体特别是人的复杂性来源,这是这门课实践性的要求,必然要触及内因致病的问题,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所伤而引起的疾病,必然最终要追溯到"人的本质"的问题[5],否则难以正确理解"心者,君主之官"[6]也无法借助协同学的观点发挥机体中"心"的序参量调控作用。此时如果沿袭西方科学的范式,将意识问题归入"神的版图",而将其从研究对象和研究主体两方面拒之门外,则无法发挥其调控作用,甚至无法获得对生命科学中这个制高点的认识,更谈不上改造方面的突破;或者延续中国近、现代以来对意识的"讳莫如深",也将是同样的结局,必须直面这个问题,此时必须以哲学的勇气,承认意识物质性,才能将其纳入研究范畴,否则在众多的生命奇特现象面前会陷入唯心主义或不可知论的深渊。其实就其本来面目而言,非常简单,正如人要在动物进化到人这个物种产生时才称其为物质,而意识则是自然界演化到出现了大脑皮层这个特殊结构后才产生的一种物质,仅是发生的时间上稍后而已。世界上没有非物质的东西,有的仅是其存在形式的不同。这个根本问题阐述清楚后,学生们的意识活动也随之激活,从过去的局部、静止的、受限的状态跃升到总体的、动态的、自由的状态,在兴奋之中,正确的哲学思想渗入头脑,辩证唯物主义占领了学生头脑中哲学指导的阵地,修正了认识的参照系,能更加容易的理解人的类本质的内涵,从而坚定为人类奋斗的集体观念并由此产生不竭动力。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