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论文:精油疗法的源流和进展
1 源流
有史可查,精油最早出现在古埃及,主要用于祭祀,后发展为涂抹护肤,传至希腊,则开始了精油治病和化妆的历史。古罗马对精油的狂热几乎史无前例。但此时的精油只是用油浸泡芳香植物而成。真正意义上的精油出现于十字军东侵后的阿拉伯国家,1500~1600年间就能用蒸馏法生产出170余种精油。古老的民族医学中如印度和北美印第安,精油也早被重视和使用。1928年Rene Maurice Gatteffosse首次提出AROMATHERAPY(芳香疗法)这一术语后,国外再次重掀精油疗法热潮。
1964年法国Tean Vanet发表《芳香疗法》专著,将精油用于治疗创伤、烧伤和情感障碍。而英国Robert B Tissenand早在这一领域有所探索。此后,法、意、英科学家就精油对神经系统和睡眠的作用进行了研究。1984年,日本报道了《芳香疗法的药理效用》论文和《芳香疗法之技巧》专著。1998年,芳香治疗师有了国家认定的资格确定,并纳入大学正式教学课程。在欧洲的主要国家,精油医疗纳入医疗保险的适用范围,日本则专设日本芳香治疗师协会。
2 精油的成分分析
精油的成分极其复杂,通常是由萜烯烃类、芳香烃类、醇类、酮类、醛类、醚类、酯类等各种物质所组成的多成分混合体,其中以萜烯烃类最为重要。Cattefosse按照精油的化学成分及治疗作用进行分类:醇类(强身)、醛类(松弛)、酯类(解痉)、氧化物(祛痰)、酚类(引起兴奋)[2]。具体种类精油的化学组分也有确定:如真熏衣草油的主要成分为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3];石菖蒲油则主要含细辛醚、β细辛醚、二聚细辛醚、石竹烯等化合物[4]。
3 精油的采集
日本在精油采集方法上的研究较先进,除了传统的蒸气蒸馏、溶剂萃取外,目前有动态顶空采集法、旋空采集法、固相微萃取等方法[5]。而我国则多采用蒸馏法,近年来超临界萃取法也渐流行。精油成分因采集方法不同会有细微差异[5]。
4 精油对人体生理、心理的影响
日本多项研究证明,精油对人的想象力有促进作用[6],对人有抗菌作用[7],对人的情绪影响有镇静与觉醒作用[6~9]。
5 精油的治疗机制
精油可直接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10],包括:(1)与人类情绪密切相关的边缘系统;(2)负责调控人体全身的神经化学递质和激素功能的丘脑下部;(3)控制人体注意力和记忆的额叶;(4)整合人体心身活动的网状结构系统。因此,精油可能是通过脑化学作用,从而改善和支持人体其他系统的功能。
6 精油的临床辅助研究方法
以人作为试验对象的临床辅助方法[11]主要有皮肤电位(SPL)、伴随性阴性脑电波变化(CNV)、外周血压(PBP)、心率(HR)、皮肤电活性(EA)、瞳孔放大(PD)、脑血流(CBF)、脑电波、脑皮层活性等。
7 精油不同给药途径和毒性的研究
精油的给药途径主要有口服、肠道、阴道、局部皮肤及吸入等。据已有研究表明,口服精油在其吸收量上居所有途径之首[12]。但从安全角度看,口服用药的潜在毒性最大,肠道次之,阴道、局部皮肤再次之,以吸入法最为安全。有关精油毒性的报道集中在光毒性和致癌性[1],因此对某些精油的临床外用及使用剂量应谨慎。
8 精油的临床应用
就现有文献归纳,精油在国外较新应用[1,2, 12~14]:(1)妊娠分娩:有报道迷迭香油和罗勒油配成浓度为5%的制剂后用于缓解妊娠期第3期的腰痛;玫瑰等10余种精油通过滴枕、按摩、洗浴、滴涂等方法可以改善焦虑、疼痛、恶心、呕吐并增强宫缩。(2)癌肿:用以改善焦虑,提高身心状况。(3)戒断:吸入黑胡椒提取液可以明显减轻吸烟者对烟草的嗜欲,吸入杏子油结合松弛训练有助于改善暴饮暴食。(4) 动脉压过高:据国外有关报道,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用精油主要有:玫瑰木油、依兰油、大蒜油、万寿菊油、香叶油、甘牛至油和狭叶熏衣草油、台湾扁柏油等。Jolanta报道用以上三种精油配合葡萄籽油作为按摩油按摩患者全身,结果治疗组血压降低,并在睡眠模式、呼吸、末梢血循等症状上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5)肠易激惹综合征:薄荷、甘菊、熏衣草油的混合物有改善作用。
9 评述和展望
传统中医理论一直认为香药同源。中国发展完善传统芳香疗法也有数千年历史,但目前对芳香精油的现代研究和应用发展缓慢,特别是在疾病治疗上被忽略。可喜的是近年来,科研学者对部分中药精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就目前研究成果看,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抗癌、抗炎、利胆、抗菌、扩张脑血管、止痛等方面[15]。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