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论文:创伤性腹膜后血肿546例的诊治体会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46例,男458例,女88例;年龄4~71岁,其中20~45岁青壮年466例。损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82例,压砸伤及坠落伤167例,锐器伤97例;其中闭合性损伤387例,开放性损伤159例。损伤部位:侧腹部312例,腰背部163例,会阴部136例,下腹部 109例,臀部83例。合并损伤:骨盆骨折292例,肾损伤266例,后尿道、膀胱损伤127例,肝、脾实质脏器损伤151例,肠道损伤206例,脊柱骨折67例,四肢骨折98例,颅脑伤61例,胸部伤53例,腹壁伤38例。临床表现:腹痛544例,腹胀518例,腹肌紧张492例,腰背痛182例,移动性浊音178例,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229例,血压下降521例,脉搏>100次/min 529例,血红蛋白降低者506例。
1.2 治疗
548例均经手术证实,发现血肿位于盆腔腹膜后283例;两肾周围的217例。结肠外侧141例,髂凹76例。本组病例未遇到1 例中央型腹膜后血肿。以马宏毅方法将血肿分为特大型67例(失血量>2000ml),巨大型335例(失血量在1000~2000ml),较大型144例(失血<1000ml)。其中23例行髂内动脉结扎。
1.3 结果
除13例术后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余533例均治愈出院。随访3~12个月观察455例,其中78例后遗腰、腿痛症状,但更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2 讨论
2.1 创伤诊断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是腹膜后脏器、组织、血管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因它多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故又称为混合型、腹膜后血肿,处理此类病人时往往注重于其他致伤脏器症状的诊断治疗,而忽视腹膜后血肿的诊断[2]。据本组病例所见,最多为合并骨盆、脊柱骨折、肾脏损伤、肝脾损伤及后尿道、膀胱损伤,亦常因合并脏器损伤而施行探查手术,此型一般能明确诊断,不至于误诊,而对不伴其他脏器伤的腹膜后血肿称为单纯型,一般单靠致伤病史、体检及临床手段多难以确诊。对此类病人,可在严密观察下进行非手术治疗,一旦病人血压进行性下降、脉率加快、血红蛋白渐进性下降,即应安排手术治疗。若对单纯型腹膜后血肿认识不足,或误诊为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时,势必导致不必要的手术。
腹膜后血肿除中央型外。在受伤后,腹膜后的出血是渐进性发展,早期多无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若腹膜后血肿范围广泛而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其临床主要表现形式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及腹膜刺激征。本组492例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由于致伤的原因、部位、合并损伤脏器不同,伤后的早期、晚期症状表现因人而异,所以决不可囿于某一临床症状表现而延误诊断治疗。一定要结合详细的损伤病史、综合临床症状、体征表现、全面的化验检查结果,详尽分析以明确诊断并给予恰当、适时的治疗。
腹腔穿刺常用于腹部闭合伤,作为诊断腹内脏器损伤的主要手段,据《黄家驷外科学》资料,其准确率达90%以上[3]。一般认为腹腔穿刺抽出0.1ml以上的不凝血液,即可诊断腹腔脏器损伤出血。值得注意的是,腹膜后血肿常可出现腹腔穿刺假阳性的结果,可能是腹膜损伤破裂或误穿入腹膜后的缘故。如对此缺乏认识,将会片面地误诊为腹腔内实质脏器破裂出血。本组有26例教训可资借鉴。临床上常对腹腔穿刺阴性者进行反复穿刺,以求阳性结果协助确诊,而很少对腹穿阳性者损伤出血相混淆而导致误诊误治。笔者认为,对腹膜后血肿可疑合并肾或胸、腰段脊柱损伤者,要在脐平面以下部位进行穿刺,对疑合并骨盆骨折者,宜在脐平面以上区域多部位反复穿刺,再结合其他检验检查技术如B型超声波和CT等,以鉴别并确诊。
腹膜后血肿的腹部X线检查,有时可见腰肌轮廓不清,血肿包块阴影,无气肠段移位。但本组病例急诊经腹部X线检查,无一例显示上述征象;选择性血管造影对盆腔区或腹胁区的腹膜后血肿诊断、定位颇有帮助。本组有186例可疑合并肾损伤者施行静脉肾盂造影,亦显示出十分准确的诊断价值。但肾盂造影近年已被无损伤性、诊断准确性高、可定位定量的B型超声波和CT、核磁共振所代替。笔者在详细询问受伤病史及体格检查基础上,利用现有设备B 超、CT,结合其他检查,对腹膜后血肿亦能做出准确判断。本组有103例就是因术前明确诊断,得到及时正确治疗而康复。
总之,鉴于腹膜后血肿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又无可靠的检查确诊手段,昂贵的CT、核磁共振等先进设备目前尚不能普及,笔者对腹部外伤病人进行抢救治疗后,仍出现不明原因的内出血或低血容量性休克。在除外腹内实质脏器、损伤出血或血胸的可能时,应高度怀疑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存在。
2.2 腹膜后血肿的治疗
腹膜后血肿目前尚未作为独立的外科疾病对待。又因其致伤类型复杂和出血来源不同,因此在治疗方法上近年来外科领域争议颇多。 Lilwin将腹膜后血肿的动态情况分为:(1)稳定型,常见于一般腹膜后挫伤;(2)扩张型,腹膜后有挫裂伤或血管损伤;(3)搏动型,属于腹膜后的动态损伤。Henov[4]将腹膜后血肿所在部位分为:(1)中央区,常合并有十二指肠、胰腺、脊柱、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等损伤;(2)腹胁区,多见肾脏损伤;(3)骨盆区,多累及直肠、膀胱、后尿道或骼血管;(4)混合区,兼有上述区域的损伤。此动态类型和血肿分区符合临床实际。因为不同部位的腹部后血肿各具有其特殊性,所以对腹膜后血肿的定位和动态观察,在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开放性腹部损伤常累及腹膜内、后脏器和血管,所以对开放性的腹部损伤并发腹膜后血肿[5],无论损伤原因如何,在处理脏器伤的同时应一律探查有无腹膜后血肿。对合并有其他内脏损伤时,在处理内脏伤的同时,要探查腹膜后血肿。对不合并内脏或大血管损伤的单纯性腹膜后血肿,在不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者,可在严密观察下行非手术治疗。对这类病人范围掌握宜窄不宜宽,否则有贻误治疗的危险。在正确处理腹膜后血肿,妥善处理合并脏器伤的同时,还要及时纠正休克,积极控制感染,防止肾衰竭、呼吸衰竭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都是至关重要不容忽视的。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