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论文: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随着经济建设、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近年我国颅脑外伤呈明显上升趋势。虽然近20年来对颅脑损伤研究有了很大进展,诊断技术及治疗措施也在不断完善,但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仍未见明显下降。因此阐明重型颅脑损伤,特别是常见的弥漫性轴索损伤主要死亡原因及病理改变,将有助于提高颅脑损伤的诊治水平。
有人认为DAI是一种原发性弥漫性脑损伤[3,4],是目前最重要的脑外伤类型之一,是引起死亡、严重致残及植物生存的主要原因。在CT、MRI日臻完善的今天,局灶性脑损伤一般较易诊断,但弥漫性脑损伤的类型诊断仍较困难,标准也尚未统一。因此,充分认识有关DAI的病理改变与临床的关系,不仅可以解释部分脑外伤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病程进展,也有助于提高颅脑损伤的诊治水平。
DAI是一种闭合性、弥漫性颅脑损伤,乃常见的特殊类型。以往有不同的命名[5]:脑白质弥漫性损伤(diffuse degeneration of the cerebral white matter),剪力性损伤(shearing injury),即刻损伤的白质弥漫性损害(diffuse damage to white matter of immediate impact type),弥漫性白质剪力性损伤(diffuse white matter shearing injury),脑深部损伤(inner cerebral trauma)。
1835年Game就提出:"组成脑组织的纤维非常娇嫩,头部受伤时容易断裂"。1942年和1945年物理学家Holbourn把物理学原理应用于脑损伤研究中,发现并提出了关于"脑剪应力伤"的概念,他认为头部在任何轴向突然旋转运动时,由于颅骨、脑膜、脑组织和脑脊液的质量不同,脑灰质和白质间的质量也有差别,因此其运动速度也不均等,使各种组织之间彼此相对移位,产生剪应力,而脑组织抗剪应力系数极低,这足以撕裂神经细胞轴索,甚至小血管。另外当头部沿某一方向旋转运动时,因脑对称部位的纤维在不同轴向上并非完全对称,故两侧半球的损伤程度也不尽相同,随之产生偏心性或不对称性损伤。
Nevin(1967),Peerless和Oppenheimer(1968),Adams(1977)等多数学者相继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一致认为因旋转暴力所产生的剪应力(Shear)是引起大脑白质弥散病变的原因。1982年被命名为DAI,并为国际学术界所公认。
DAI是一种头部加速度运动引起的脑深部应变性损伤[6]。它主要是角加速度损伤,脑组织易受剪力作用发生应变,使神经轴索和血管折曲损伤。这种损伤好发于不同组织结构之间,如白质和灰质交界处,两大脑半球之间的胼胝体,以及大脑与小脑之间的脑干上端[3,6]。将DAI定为一种原发性脑损伤[3~6],Adams和Gennerelli做出了突出贡献。Gennerelli等1982年成功地制做了DAI动物模型,用45只猴在非打击性外力作用下分别沿矢状、斜向和冠状轴向以颈部为中心在11~22ms内做角加速度运动60弧度,造成外伤性昏迷,在伤后不同时间处死动物后做脑组织学检查,发现其病理改变与人类DAI表现相同,并发现动物昏迷时间、DAI的程度及其预后均与运动方向有关;其中以冠状方向运动对脑损害最为严重。同时作者指出,在实验过程中动物始终无低氧血症,伤后2h,即可有早期DAI病理改变。该实验说明DAI发生是旋转暴力所致,受伤的当时有一些轴索当即断裂,另一些轴索出现肿胀,肿胀的轴索内部发生离子浓度的变化最终使轴索受到损伤,这一过程大约需6~72h。1994年Marmarou成功建立了闭合性弥漫性颅脑损伤模型。并指出加、减速伤也能造成弥漫性轴索损伤,并在文章中加以证实,为研究弥漫性轴索损伤提供了新的模型。
4.1 DAI的基本病变包括神经轴索的弥漫性损伤,胼胝体及上脑干背侧局灶性损伤,称之为DAI三联征[5,6]。前者需做组织学检查才能见到,后两者因有局灶性出血,在大体标本上即可发现。①胼胝体的局灶损伤。在脑冠状切面标本上,胼胝体的损伤常位于下方,向一侧偏,呈偏心性。损伤部通常有2~3mm以内的出血点,前后延续数厘米。②一侧或两侧脑干上部背外侧1/4的局灶性损伤,并常累及小脑上脚或大脑脚。③弥漫性轴索损伤,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主要受累区在海马、穹窿、内囊、脑室旁和小脑脚等部位。
随着经济建设、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近年我国颅脑外伤呈明显上升趋势。虽然近20年来对颅脑损伤研究有了很大进展,诊断技术及治疗措施也在不断完善,但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仍未见明显下降。因此阐明重型颅脑损伤,特别是常见的弥漫性轴索损伤主要死亡原因及病理改变,将有助于提高颅脑损伤的诊治水平。
有人认为DAI是一种原发性弥漫性脑损伤[3,4],是目前最重要的脑外伤类型之一,是引起死亡、严重致残及植物生存的主要原因。在CT、MRI日臻完善的今天,局灶性脑损伤一般较易诊断,但弥漫性脑损伤的类型诊断仍较困难,标准也尚未统一。因此,充分认识有关DAI的病理改变与临床的关系,不仅可以解释部分脑外伤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病程进展,也有助于提高颅脑损伤的诊治水平。
DAI是一种闭合性、弥漫性颅脑损伤,乃常见的特殊类型。以往有不同的命名[5]:脑白质弥漫性损伤(diffuse degeneration of the cerebral white matter),剪力性损伤(shearing injury),即刻损伤的白质弥漫性损害(diffuse damage to white matter of immediate impact type),弥漫性白质剪力性损伤(diffuse white matter shearing injury),脑深部损伤(inner cerebral trauma)。
1835年Game就提出:"组成脑组织的纤维非常娇嫩,头部受伤时容易断裂"。1942年和1945年物理学家Holbourn把物理学原理应用于脑损伤研究中,发现并提出了关于"脑剪应力伤"的概念,他认为头部在任何轴向突然旋转运动时,由于颅骨、脑膜、脑组织和脑脊液的质量不同,脑灰质和白质间的质量也有差别,因此其运动速度也不均等,使各种组织之间彼此相对移位,产生剪应力,而脑组织抗剪应力系数极低,这足以撕裂神经细胞轴索,甚至小血管。另外当头部沿某一方向旋转运动时,因脑对称部位的纤维在不同轴向上并非完全对称,故两侧半球的损伤程度也不尽相同,随之产生偏心性或不对称性损伤。
Nevin(1967),Peerless和Oppenheimer(1968),Adams(1977)等多数学者相继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一致认为因旋转暴力所产生的剪应力(Shear)是引起大脑白质弥散病变的原因。1982年被命名为DAI,并为国际学术界所公认。
DAI是一种头部加速度运动引起的脑深部应变性损伤[6]。它主要是角加速度损伤,脑组织易受剪力作用发生应变,使神经轴索和血管折曲损伤。这种损伤好发于不同组织结构之间,如白质和灰质交界处,两大脑半球之间的胼胝体,以及大脑与小脑之间的脑干上端[3,6]。将DAI定为一种原发性脑损伤[3~6],Adams和Gennerelli做出了突出贡献。Gennerelli等1982年成功地制做了DAI动物模型,用45只猴在非打击性外力作用下分别沿矢状、斜向和冠状轴向以颈部为中心在11~22ms内做角加速度运动60弧度,造成外伤性昏迷,在伤后不同时间处死动物后做脑组织学检查,发现其病理改变与人类DAI表现相同,并发现动物昏迷时间、DAI的程度及其预后均与运动方向有关;其中以冠状方向运动对脑损害最为严重。同时作者指出,在实验过程中动物始终无低氧血症,伤后2h,即可有早期DAI病理改变。该实验说明DAI发生是旋转暴力所致,受伤的当时有一些轴索当即断裂,另一些轴索出现肿胀,肿胀的轴索内部发生离子浓度的变化最终使轴索受到损伤,这一过程大约需6~72h。1994年Marmarou成功建立了闭合性弥漫性颅脑损伤模型。并指出加、减速伤也能造成弥漫性轴索损伤,并在文章中加以证实,为研究弥漫性轴索损伤提供了新的模型。
4.1 DAI的基本病变包括神经轴索的弥漫性损伤,胼胝体及上脑干背侧局灶性损伤,称之为DAI三联征[5,6]。前者需做组织学检查才能见到,后两者因有局灶性出血,在大体标本上即可发现。①胼胝体的局灶损伤。在脑冠状切面标本上,胼胝体的损伤常位于下方,向一侧偏,呈偏心性。损伤部通常有2~3mm以内的出血点,前后延续数厘米。②一侧或两侧脑干上部背外侧1/4的局灶性损伤,并常累及小脑上脚或大脑脚。③弥漫性轴索损伤,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主要受累区在海马、穹窿、内囊、脑室旁和小脑脚等部位。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