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医药学论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分析

来源: 2017-10-19 09:04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41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1天。手术组治愈3例,平均治愈时间为31天。 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好发于腹腔污染重或创伤大的腹部手术,多发生于术后1~3周,临床上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但很少发生肠绞窄坏死,保守治疗大都有效,治疗上最好先予以生长抑素为主的保守治疗,应严密观察,如出现肠坏死、腹膜炎征象时则再及时中转手术。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断;治疗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为腹部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并排除其他梗阻原因而获得。病情常反复发作,往常因对其发病机制认识不足而采取一些不适当的治疗手段,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2002年3月-2008年5月笔者回顾分析了治疗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1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1例,男29例,女12例,年龄15~67岁,平均43岁。手术类型:上腹部手术11例,小肠手术5例,阑尾手术14例,结肠手术3例,盆腔手术8 例。本组均在术后3~24天内并发急性炎性肠梗阻。其中3~7天16例,8~14天13例,15~24天12例,全组均有不同程度腹胀,伴恶心呕吐35 例,腹痛38例,停止排便排气34例,均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部未及包块,叩诊为浊音,听诊均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部立位X线平片均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气液平面,CT检查有不全性肠梗阻,小肠壁广泛水肿、增厚粘连,肠腔内积液及腹腔渗出等表现。

  1.2 治疗方法

  1.2.1 非手术治疗 共38例,治疗措施包括: (1)禁食,胃肠减压;(2)早期使用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滴注减少消化液分泌,减少肠内炎性渗出;(3)使用H2-受体阻滞剂;(4)应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减轻肠道炎症和水肿,3~5天后逐渐停药;(5)给予抗生素防感染;(6)早期进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低蛋白血症;(7)中医针灸,包括热疗,足三里封闭,艾条灸足三里等。

  1.2.2 手术治疗 有3例。手术方式主要是:单纯肠粘连松解术、肠减压术、腹腔冲洗术。

  2 结果

  本组经保守治疗治愈38例,平均治愈时间为11天。手术组治愈3例,平均治愈时间为31天,其中1例(为阑尾切除术后25天发病者)在分离粘连时引起了多发性肠破裂和术后肠瘘,后保守治疗,历时65天治愈。

  3 讨论

  3.1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一般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3周,系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1]。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本病诊断并不困难。(1)近期腹部手术史明确,特别是有腹腔污染或创伤大的腹部手术史;(2)多发生于2周左右,可有部分患者肠功能一度恢复且进食后再出现梗阻症状;(3)均无排气排便,伴不同程度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症状;(4)腹胀呈对称性,无肠型出现,腹部压痛不定位,不明显,一般无肌紧张、反跳痛;(5)体温基本正常,偶有中、低热;(6)白细胞总数多在5×109/L以内,中性粒细胞少于90%;(7)腹部X线立位片可见多气液平面,肠腔内积液现象;(8)腹部CT扫描可见肠壁增厚,肠襻成团,腹腔渗出等;(9)诊断本病时必须排除腹部手术后内疝、肠扭转、肠套叠等机械性肠梗阻以及术后麻痹性肠梗阻。

  3.2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大多数学者基本上倾向于先行保守治疗。本组病例中38例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临床上多有1次或多次手术史,肠管间有着广泛炎症、水肿和紧密粘连,以致肠襻解剖不清,因此手术治疗极为困难。而且,再手术不仅不能有效地解除梗阻,反而会因再剥离而损伤肠管,增加粗糙面,更增加了梗阻机会,严重者可致肠瘘发生。同时,因为肠梗阻肠腔内压力增高,肠管血运差加上肠壁水肿,通透性增加,细菌移位,若行肠切除或短路手术,则易引起吻合口瘘及腹腔感染、肠坏死,发生致命性并发症。另外,炎性肠梗阻本身无肠管狭窄或阻断等机械性因素存在,手术治疗亦不能恢复其通畅。本组1例阑尾切除术后25天发病,术中因分离粘连而引起多发性肠瘘,给治疗造成极大困难。因此我们认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不是首选方法,特别是在手术后近期2周内尤应慎重,以免导致更多严重的并发症。当然如有体温持续上升,腹痛腹胀进行性加剧,出现肠坏死、腹膜炎征象时,则应及时中转手术。我们认为,对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保守治疗要点为:(1)胃肠减压;(2)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3)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4)给予生长抑素;(5)必要时予以广谱抗生素;(6)肠外营养支持(TPN);(7)保守治疗过程中应加强监测,慎重选择中转手术时间与方法。生长抑素可以大幅度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如在TPN基础上使用生长抑素,可使消化液分泌量减少90%,这既可减轻肠道负担,更有助于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生长抑素用于治疗无绞窄性肠梗阻的作用在于减少胃肠道分泌,减轻梗阻近段肠腔内液体的淤积和肠腔的扩张,有利于肠壁水肿的消退、循环的改善,有助于减轻症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也有利于肠壁炎症的消退,肠腔的再通。本组38例加用生长抑素后,疗效均佳。

  3.3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预防 术者操作进入腹腔前应彻底洗手,避免异物进入腹腔;手术操作要轻柔,分离粘连应尽量采取尖锐剥离;创面仔细止血,减少渗液渗血在腹腔聚集;术终应用大量盐水冲洗腹腔,减少异物、炎性介质等残留于腹腔;术后充分引流,减少渗液、渗血在腹腔的残留。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