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论文: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辅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与护理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卧床、腹部、骨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60%,DVT继发肺栓塞的发病率为1.5%~3.0%。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是患肢高度肿胀、疼痛以及相应的全身症状,大腿周径明显大于健侧[1]。随着新技术血栓消融术的临床开展,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为患者带来极大的方便。2003年5月起,我科开始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对急性下肢DVT患者术后进行辅助治疗,增加DVT术后溶栓效果。
1.1 一般资料 34例均为2003年5月~2005年5月在我科住院患者,男20例,女14例;年龄21~87岁;病程3~15天,临床诊断为急性下肢DVT,左下肢18例,右下肢16例,34例均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行血栓消融术,术后治疗方案大致相同(抗感染、抗凝、溶栓、补液治疗)。采取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16例,治疗组1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肢肿胀程度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表1 两组手术前后患肢与健肢大腿周径差值比较 (略)
2.1 患肢护理 由于血栓的机化一般需要2周,而静脉血栓的附壁性在1~2周最不稳定,极易脱落,容易发生肺栓塞的危险[3]。本组病例均为急性下肢DVT患者,病程3~15天,在术前不能够应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并嘱患者卧床,患肢制动,本组患者术后患肢均用弹力绷带包扎。股静脉穿刺处置溶栓导管1根留作静脉输入抗凝溶栓药物,患肢抬高20°~30°,尽量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髋,影响静脉回流。使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时应检查各接口的密闭性,捆绑时防止管道扭曲,袖带与患肢接触面以容下一指为宜,避开肢体关节及导管处,同时注意观察患肢皮温、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患肢保暖,室温保持在25℃左右,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肌肉收缩锻炼,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及早期下床活动,一般术后7天拔除溶栓导管后便可穿循序减压弹力袜下床活动,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2.3 加强宣教 静脉淤滞、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公认的DVT形成三要素[5]。有DVT病史者,其DVT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第一次发生DVT患者,了解DVT的有关知识,可帮助患者提高对DVT的警惕,采取积极的预防治疗措施,减少DVT的发生。护理中全面了解患者,仔细观察病情,配合使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正确指导进行术后活动锻炼,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6]。指导患者加强预防措施,尤其是高龄、肥胖、妊娠、外伤术后等患者,应减少卧床时间,日常生活中避免久立久坐,给予低脂富含纤维素饮食,戒烟并加强活动锻炼,对于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预防方法,如药物抗凝疗法及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机械压迫等物理预防方法,以降低DVT发病危险因素,同时做好疾病的宣传工作,增强人群对此疾病病因及危险因素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DVT的发生。
近年来,DVT有增加的趋势。血栓形成可威胁患者生命,其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甚至致残。因此,预防与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术后护理方法,多数患者由于切口疼痛等,影响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使用方法如同袖带式血压计,将其袖带缠绕于患者肢体,接通电源开始工作。通过袖带自动定时充气产生80mmHg的压力作用于肢体,通过周期性的加压及减压的机械作用产生搏动性血流,使血流通过远端肢体深静脉系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轻组织肿胀。使用方法:一般是患者术后第一天开始使用,压力为80~100mmHg,5~14天为一疗程,本组18例急性下肢DVT患者,在应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辅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积极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由原来的平均术后8天减少到术后6天,随访1年均无复发。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卧床、腹部、骨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60%,DVT继发肺栓塞的发病率为1.5%~3.0%。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是患肢高度肿胀、疼痛以及相应的全身症状,大腿周径明显大于健侧[1]。随着新技术血栓消融术的临床开展,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为患者带来极大的方便。2003年5月起,我科开始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对急性下肢DVT患者术后进行辅助治疗,增加DVT术后溶栓效果。
1.1 一般资料 34例均为2003年5月~2005年5月在我科住院患者,男20例,女14例;年龄21~87岁;病程3~15天,临床诊断为急性下肢DVT,左下肢18例,右下肢16例,34例均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行血栓消融术,术后治疗方案大致相同(抗感染、抗凝、溶栓、补液治疗)。采取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16例,治疗组1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肢肿胀程度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表1 两组手术前后患肢与健肢大腿周径差值比较 (略)
2.1 患肢护理 由于血栓的机化一般需要2周,而静脉血栓的附壁性在1~2周最不稳定,极易脱落,容易发生肺栓塞的危险[3]。本组病例均为急性下肢DVT患者,病程3~15天,在术前不能够应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并嘱患者卧床,患肢制动,本组患者术后患肢均用弹力绷带包扎。股静脉穿刺处置溶栓导管1根留作静脉输入抗凝溶栓药物,患肢抬高20°~30°,尽量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髋,影响静脉回流。使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时应检查各接口的密闭性,捆绑时防止管道扭曲,袖带与患肢接触面以容下一指为宜,避开肢体关节及导管处,同时注意观察患肢皮温、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患肢保暖,室温保持在25℃左右,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肌肉收缩锻炼,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及早期下床活动,一般术后7天拔除溶栓导管后便可穿循序减压弹力袜下床活动,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2.3 加强宣教 静脉淤滞、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公认的DVT形成三要素[5]。有DVT病史者,其DVT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第一次发生DVT患者,了解DVT的有关知识,可帮助患者提高对DVT的警惕,采取积极的预防治疗措施,减少DVT的发生。护理中全面了解患者,仔细观察病情,配合使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正确指导进行术后活动锻炼,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6]。指导患者加强预防措施,尤其是高龄、肥胖、妊娠、外伤术后等患者,应减少卧床时间,日常生活中避免久立久坐,给予低脂富含纤维素饮食,戒烟并加强活动锻炼,对于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预防方法,如药物抗凝疗法及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机械压迫等物理预防方法,以降低DVT发病危险因素,同时做好疾病的宣传工作,增强人群对此疾病病因及危险因素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DVT的发生。
近年来,DVT有增加的趋势。血栓形成可威胁患者生命,其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甚至致残。因此,预防与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术后护理方法,多数患者由于切口疼痛等,影响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使用方法如同袖带式血压计,将其袖带缠绕于患者肢体,接通电源开始工作。通过袖带自动定时充气产生80mmHg的压力作用于肢体,通过周期性的加压及减压的机械作用产生搏动性血流,使血流通过远端肢体深静脉系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轻组织肿胀。使用方法:一般是患者术后第一天开始使用,压力为80~100mmHg,5~14天为一疗程,本组18例急性下肢DVT患者,在应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辅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积极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由原来的平均术后8天减少到术后6天,随访1年均无复发。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
国家电网30270试题
-
湖南中烟7463试题
-
湖南统招专升本不连网,流畅做题
-
长沙理工大学考研培训4532试题
13年品牌值得信赖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
- 长理培训微信公众号
-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资讯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 长理培训”
-
- 加入QQ群一起来考国网!
- QQ群号:223940140
点击进入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