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论文:浅析护理人员的抑郁与应对
摘要:护理人员是以守护健康为己任的一个群体,在工作中承受着一定压力,因而不少人出现抑郁症。国内外的学者也认识到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社会的普遍问题。特别今年全国政协会议上代表提供出的一份调查数据表明,28%的医护人员有焦虑、烦躁感,12%的医护人员患者有抑郁症。而且这份调查报告还表明,长期的心理问题导致了医护人员的"五高",即:(1)离婚率高,护理人员最明显;(2)抽烟率高,主要是医生;(3)服用镇静药物率高;(4)患慢性疾病率高,主要是消化系统疾病;(5)自杀率高,在55种社会职业中,护士的自杀率排在第三。从这份调查中我们看出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社会和各部门的高度关注,而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又往往被社会公众所忽略。许多公众认为,护理人员所从事职业高尚,救人治病,其健康状况是良好的。其实外界往往无法体验到国内600万从事医疗行业所面临的执业困境,无法看到特别护理人员所出现的抑郁状况。
关键词: 护理人员;抑郁;应对
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医学和护理模式在转变,对护理人员提出了学业、技能等方面的更高要求,不但要有高水准的医学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而且对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健康宣传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患者要求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果护理人员本身又有心理疾病是不能胜任工作的。护理人员产生抑郁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2 职业环境的持续恶化 比如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令人头痛,甚至打斗医护人员现象时有发生。日益增多的医疗纠纷也让护理人员工作如履薄冰,形象受到破坏,社会声誉也持续下滑。以上一些无不表明执业环境的恶化。当然,客观地讲少部分医护人员道德水准下降,昧着良心收受红包或赚黑心钱,但主要的是医疗体制不健全,医疗投入不足,看病难、看病贵不是仅由医护人员或某个医院所能解决的。造成患者对医疗体制不满便把怨气发泄到医护人员身上,造成很大心理压力。
1.4 重医轻护,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造成心理郁闷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特别合同聘用护士社会地位低,工作量大,晋职或转正不合理,护理人员出现失落感、自卑感、失望感、沮丧感等,心理不平衡,易产生人格异常。
人的抑郁其实就是一种心理疾病,应积极应对,积极治疗,采取多方面措施方可起到功效。特别心理干预已成为成功治疗的首选。抑郁病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以及幻觉、妄想、思维和行为紊乱,其生活能力未受到明显影响。其表现可概括为4个失去,即:失去兴趣;失去希望;失去精力;失去自信。心理干预中的劝慰、鼓励、支持是十分重要的,药物治疗方面一般选用具有镇静作用的三环抗抑郁药物。护理人员的应对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2.2 护理人员自身也要做好心理调适 俗话说事物和变化内因是主要因素,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提高认识,热爱专业,爱岗敬业,提高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护士要了解职业压力可变为动力,乐观面对压力。同时自己在工作之余的生活要丰富多彩,提高自控力,学会释放压力,学习接纳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向周围的同事多请教。要敢于面对挫折、面对竞争、面对新事物,加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胸怀开阔,早日解除不良的反应。
2.4 社会重视、各级部门重视护理人员职业的重要意义,关心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学习、工作 对患者做好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服务也要对护理人员做好人文关怀,切实关心他们,缩短与护理人员的心理距离,为护士创造良好工作氛围,对他们的工作失误,除必要的批评处罚外,还是要加强引导教育,避免造成心理压力。同时提高护理人员待遇,让他们有成就感、荣誉感、自豪感。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