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论文:浅论体质与疾病证型的关系
摘要: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性质及发展趋向继而指导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学科。祖国医学的体质学说贯穿在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学等各个方面,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几千年来,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形态结构、功能活动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性,并表现为心理性格的相关性。体质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得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以及病变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得易罹性和病变发展过程中得倾向性。体质是形成"证的生理基础,辨证时既要考虑所患疾病的性质,更应注重患者的体质,以便掌握病理反应的总体特点。本文从五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 体质 疾病证型的关系
早在《内经》中就记载,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猝然遇到外邪,人群中有生病的,也有不病的,并认为这种现象与体质的强弱有关。《内经》记载了患"风"、患"瘅"、患"痹"等病个体体质的特点。如《灵枢.五变》认为,卫外功能差的体质,易患"风病",内脏功能脆弱的体质,易患"瘅病";肌肉骨骼不强健的体质,易患"痹病";胃肠功能差的体质,易患"积聚"等。《伤寒论》认为,在相同的致病条件下,体质差异不仅决定发病与否,而且还决定病证性质和病位。由于存在的体质差异,虽与相同的外邪入侵,而有"表虚"、"表实"的不同,或表现"在表"、"直中"之别;由于体质阴阳属性的差异,"偏阳"者多发病于"三阳","偏阴"者发病于"三阴";由于体质在"五脏六腑"功能特性上的"阴、阳、寒、热、虚、实的偏颇,表现出病变部位的差异和病证性质上的复杂多样。中医有"同气相求"的说法,即不同的体质类型,容易感受相应的邪气,易患某类特定的疾病。如吴德汉在《医理辑要.绵衰觉后篇》中说:要知易为风病者,表气素虚,易为寒病者,阳气素虚,易为热病者,阴气素虚,易伤食者,脾胃必虚,易劳伤者,中气必损。从而说明体质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
多年来,证本质的研究主要从异病同证、同病异证入手,人们分别从生化、生理、超微结构,更有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等方面来探讨证的实质,其中探讨了五脏之、气血之证、阴阳虚实证等的本质,取得了很大的成。中医素有"从化"与"类从化"来表示某一病因的原有属性在侵入人体后发生改变的现象。匡调元教授提出"质化"的新概念。质化是指致病因子侵入人体以后,其原有属性随病人的体质类型而转化的过程。他认为病因-致病过程-人(各型体质)-病变过程-病、证。
祖国医学临床辩的证与体质有密切的关系,祖国医学的异病同证与同病异证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特有的体质学说为基础的。如慢性气管炎,不同患者可见不同得临床类型。这除了与病邪的性质有关外,体质因素往往也起重要作用。如平素阳虚,常呈虚寒型;平素阴虚者,多表现胃肺而年轻体壮者罹患本病,多属痰热型。
三、从一定意义上说,治本即是治体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