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论文:探讨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脾胃疾病举隅
摘要: 中药敷脐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在临床广为应用,特别是对小儿脾胃疾病有独特疗效。本文从敷脐疗法的源流发展、治病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以腹泻、腹痛、呕吐3种病症为例,介绍敷脐疗法治疗小儿常见疾病的经验体会,为医学同行提供参考,以使敷脐疗法得到更广泛的认识和应用。
关键词: 脾胃疾病/中医药疗法; 腹泻; 腹痛; 呕吐; 外治法; 儿童
1 历代医家对中药敷脐疗法的认识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外治疗法的优势,由于敷脐疗法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接受、起效快、疗效好、无创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特别在儿科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在中焦脾胃系统疾病的治疗上发挥了独特的优势。
小儿的生理特点之一为"脾常不足""脾胃之体成而未全,脾胃之气全而未壮",因而易受外邪侵袭、喂养不当、饮食失节等因素影响,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腐熟运化失职,气机升降失调,从而产生厌食、积滞、腹痛、腹泻、便秘等疾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各种营养物质需求旺盛,如脾胃虚弱或受损,则气血精微生化乏源,营养供给不足,日久可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在临床上笔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敷脐疗法治疗此类疾病,根据患儿不同疾病、证型,采用不同药物进行敷脐治疗,常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案例1:高某,男,7个月,以"便次增多8 d"就诊。病初有发热、流涕等外感症状,随后出现吐奶,食入即吐,大便为蛋花汤样,每日近10次,于外院查便常规正常,轮状病毒检测阳性,诊为"秋季腹泻",予妈咪爱、思密达等口服并补液治疗,未见缓解。查看患儿,精神弱,舌淡苔薄白,指纹色淡,辨为脾虚泻,治以健脾益气,渗湿止泻,在补液基础上进行敷脐治疗,药用炒苍、白术各1 g,党参1 g,茯苓1 g,山药0.5 g,调敷于脐部,每日1次,每次1~2 h,连敷5 d,病愈。炒苍、白术补脾燥湿,党参、山药健脾益气,茯苓运脾渗湿,诸药合用,共奏健脾渗湿之功,脾气得复,湿邪既除,则泄泻可止。
案例2:王某,男,6岁,主因"脐周疼痛半日"就诊,患儿夜卧着凉后出现腹痛,以脐周痛为主,伴有腹胀,无发热,无呕吐、便次增多,查体:腹软,舌淡苔薄白,脉弦,辨证属中焦虚寒,治以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乃以吴茱萸1 g,白胡椒0.5 g,肉桂1 g,丁香0.5 g用黄酒调敷于脐处。30 min后疼痛消失,继敷2 d,疼痛未再发作。处方中吴茱萸、白胡椒、肉桂为大辛大热之品,可温中散寒,丁香辛温行气,寒邪得散,气机通畅,则腹痛大消。
案例3:李某,男,5岁,以"食后呕吐2 d"就诊,患儿于幼儿园进食较多后呕吐,非喷射样,为胃内容物,后食入即吐,伴恶心,舌苔黄腻,脉弦滑。辨为胃肠积热,以丁香1 g,黄连0.5 g,吴茱萸1 g,神曲1 g,药粉调敷于脐部,每日1次,每次2~4 h,连敷3 d,病愈。丁香降逆止呕,神曲消食和胃,黄连清火泻热,吴茱萸辛温反佐,诸药合用,积热既除,胃气得降,呕吐即止。
脐部在经络学中名为神阙穴,又称脐中、气舍、命蒂。其意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神之所舍其中,即生命力所在之处;另一种是指神气通行出入的门户,为胎儿从母体获取营养的通道。因此,中医学认为,脐是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气舍。神阙穴为任脉之要穴,通过任脉联系周身经脉,沟通表里上下,故有"脐通百脉"之说。《普济方·五常大论》云"五脏之动气,发于脐之上下左右也"。脐部之下为肠腑所在,位临中焦,故以药物敷于脐上,可最先作用于脾胃,调整中焦脏腑功能,故中焦脾胃之病以脐疗治之,其效甚佳。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