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论文:谈成人麻疹的护理与防护
摘要: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上呼吸道及卡他性结膜炎和全身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引起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本病传染性极强。本科自2004-2009年共收麻疹病人68例,其中成人麻疹31例,占45.6%,现将其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麻疹;护理;防护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2 观察及护理
以往麻疹多见于婴幼儿,成人一旦染上麻疹症状一般比儿童重,成人对该病不了解,尤其曾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心理负担重;有的怕传染给家人;尤其有些患者担心皮疹后留下瘢痕或色素沉着;故产生焦虑情绪,在护理中应加强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明确皮疹退后不留痕迹,不影响容貌,以消除患者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患者从发病前2天至出诊5天内均有传染性,一旦临疹或确诊应加强隔离,一般隔离7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10天,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勿直接吹风防受凉,病房注意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每4h测体温1次,如体温>39.5℃,酌情予退热剂,宜选择剂量小,用退热药后30min测体温变化详细记录,嘱患者多饮水,卧床休息,禁用物理降温,以免影响出疹。注意有无并发症,观察出疹部位及颜色。
保持床单干燥及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擦浴并更衣1次,热退出汗及时更换衣服和床单,注意保暖防受凉,出疹时不要穿太多衣服,保持衣着宽松舒适,皮肤瘙痒者嘱其勿抓挠皮肤,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或口服扑尔敏、开瑞坦等。
病室内光线宜柔和,避免强光刺激,结膜充血分泌物多时应常用生理盐水清洗双眼,再滴入润舒滴眼液,加服维生素A丸2.5万单位,日服1次,预防干眼病。经常予翻身拍背帮助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护理,早晚各1次,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和0.005%呋喃西林溶液清洁口腔,咽部不适者用生理盐水漱口,鼓励多饮开水。
发热期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瘦肉、蛋类等,食欲不振,有恶心及腹泻者,应限制含脂类食物摄入,宜进食米汤、稀粥等低脂流质或半流质,嘱患者多饮水或选择喜欢的果汁饮料等。恢复期食欲增进,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禁辛辣食物。
由于成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重、体温高,持续时间长,病情常较重,部分患者出现肺炎、急性喉炎、心肌炎、肝损伤,甚至个别出现脑炎等并发症,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选用有效抗生素及对症治疗、提高患者免疫力等非常重要。
患者常出现咳嗽加剧,胸闷气促、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必须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重者短期应用激素治疗、静脉补液及吸氧治疗。
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刺激性干咳、重者声音嘶哑急剧,呼吸困难、吸气时三凹征明显,应立即予吸氧,应用激素、有效抗生素及祛痰剂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械,以免发展为喉梗阻,必要时气管插管或切开。
患者出现胸闷气促,体检时发现心音减弱,心律不齐或增加,心电图改变,病情危重应密切观察,予心电监护,治疗上及早使用强心利尿药物,配合营养心肌药物。
出疹后出现嗜睡、高热头痛、抽搐、意识障碍、肢体偏瘫、昏迷等。应按病毒性脑炎治疗加强护理,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麻疹主要见于婴幼儿,目前由于麻疹监督和疫苗的普遍接种,婴幼儿麻疹明显下降,而成人发病率却明显上升,本组成人麻疹有以下特点:(1)青年人较多,且全身症状重,临床上以发热、咳嗽、眼结膜充血等卡他症状出现较早,皮疹出现较晚,且具有典型有规律的出疹顺序,皮疹出现较晚且退疹较迟。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并且大多数病例在院外经不正规治疗,加上不适当用退热药,尤其滥用激素类药物等,延误出疹过程,造成出疹较迟,掩盖病情,导致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误诊。上述特点提醒我们,当成人有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时,不要单纯考虑感冒,当出现皮疹时不要只考虑过敏,在家自服药物治疗,应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时机,增多继发感染并造成传播。另外,我们成年人要认识增强预防麻疹的重要性,对既往未接种过疫苗者或曾经接种过疫苗时间已长,血中抗体滴度逐渐下降甚至消失者,都属容易感染人群,应高度重视麻疹流行期的防护或考虑接种活复种疫苗。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加强高热护理,密切注意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是本病护理的关键。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