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医药学论文:小议“丁”与“疔”

来源: 2017-11-15 16:25

 

摘要: 从文理及医理两方面对《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足生大丁"的"丁"与"疔"在文字上的联系与在内涵上的区别加以探讨,认为"足生大丁"之"丁"理解为"病疽"较合理;"丁"与"疔"的使用情况体现了汉字发展的继承关系,是原字与区别字的关系;"疔"的概念是在"丁"的基础上形成的,从"丁"到"疔",是一个由笼统到具体的过程,两者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素问》;足生大丁;疔


1"丁"的字义
2《内经》各注家对"丁"的注释
其一,注本中原文写作"钉",注文亦训为"钉"。早期注家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注曰:"膏梁血食之人,汗出见风,其变为病,与布衣不同,多足生大钉肿,膏梁身虚,见湿受病,如持虚器受物,言易得也"。其二,注本中原文写作"丁",注文仍训为"丁"。如宋代林亿的《素问》补注中:"膏梁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内变为丁矣""所以丁生于足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新校正云:按丁生之处,不常于足,盖谓膏粱之变,饶生大丁,非偏著足也" 17。其三,明代及明代以后对于《内经》注释的医家,多以"疔"训"丁"。如明代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注曰:"又人有嗜用膏梁美味者,肥厚内热,其变饶生大疔"。其四,注本中原文写作"疔",注文亦训为"疔"。明清时期有的《内经》注本把原文中"丁"直接写作"疔"。如明代李念莪的《内经知要》注曰:"厚味不节,蓄为灼热,能生大疔"。其五,注本中原文写作"丁",注文训为"且"("疽")。郭霭春持"丁"似为"且"之讹字的观点,认为是因古文字"丁"、"且"形近而致误,丁实为痈疽。并引《扁鹊心书》卷上之"丁"作"疽",认为"其书虽伪,此点却甚可取"。
3"丁"与"疔"两者文字上的关系
任何汉字都有原始的含义,其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丰富,原字承担了越来越多的义项,当只依靠单一的本义满足不了需要时,后人就另造一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以专门取代原字的某一个意义,称为其后起区别字,简称区别字。清代王筠《说文释例·分别文累增字》云:"字有不须偏旁而义已足者,则其偏旁为后人遂加也。其加偏旁而义遂异者,是为分别文。其种类有二:一则正义为借义所夺,因加偏旁以别之者也;一则本字义多,既加偏旁,则只分其一义也"。就意义而言,"疔"承担的只是"丁"众多义项中的一项,体现了与疾病的相关性;就形体而言,"丁"为声符,增加形符"疒"构成"疔"。符合王筠所说的"本字义多,既加偏旁,则只分其一义",故两者是原字与区别字的关系。
在历代医籍中,在"疔"字未出现之前,使用了"丁"来对疾病进行描述,多以形态命名。"疔"字出现之后,"疔"的涵义更加具体,趋于特定,有的已超出了按形态命名的原意。
成书于南北朝的《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中医外科专著,其中记载了治"丁肿"的生芎藭膏方。
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丁肿》将丁肿分为13种,对烂丁、蛇眼丁的形状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外台秘要·十三种丁肿方》沿用了《备急千金要方》的分类法。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拼团课程更多+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