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论文:谈中药保留灌肠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环境的变化,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这种病在欧美国家非常多见,近年来统计的结果几乎比20世纪末要增加1倍。成为肛肠科的常见疑难病。大量文献证明中药保留灌肠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的疗效,有利于防止复发和控制病情的发展,使病情缓解直至康复。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中药 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1.1 一般资料
1.2临床表现
1.3治疗方法及结果
关键词】 中药 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我科共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8例,年龄在20-50岁,其中女27例,男21例,均有稀便、不成形、伴有粘液,日行4-8次,伴有消瘦,出现上述症状2个月以上前来就诊,通过结肠镜检查确诊。
主要表现局限于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的炎症过程。病得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理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也可见于儿童和老年,男女发病率差别不明显。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本病发病主要由于免疫机制异常,细胞、体液免疫反应均参与,并与遗传因素有关。感染和精神因素可能参与发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大便有粘液脓血、腹痛及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可有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
1.3.1中药临床上采取清热解毒,凉血止泻的中药汤剂保留灌肠,使药液直接通过肠壁吸收发挥药效。方中青黛凉血解毒;秦皮清热燥湿、涩肠止泻;黄连清热止泻,它含有多种生物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白及可使血白细胞凝集,形成人工血栓,消肿生肌,利于溃疡面的修复;白头翁对肠粘膜有收敛、止血作用;三七能缩短凝血时间,使血小板增多而起止血作用;五味子提高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机体抗炎抗病毒的应激反应。以上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止泻生肌之功效。灌肠药用:青黛5g,秦皮、黄连、白及、白头翁各15g,三七5g,五味子15g。上药用文火浓煎成100ml药汁备用。
1.3.2疗效判定 经过2个疗程以上的治疗,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溃疡病灶缩小50%以上或渍疡愈合,糜烂面消失,粘膜光滑,色泽正常,血管走行清晰,大便日行1-2次。
2.1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特点和病理基础,我们选用中药溶液保留灌肠法。 给药途径包括外周途径和肝脏途径,外周途径可有肌肉注射、舌下给药或外周静脉给药等,药物首先向各组织器官分布,首次循经全身时,仅有30%通过肝脏。肝脏途径包括口服,经脾静脉、门静脉给药等。直肠给药途径笔者认为其归于外周途径。所以中药保留灌肠,药物吸收利用率更高,疗效更好。灌肠时要采取正确体位并保持一定时间,使药物同病变部位充分接触,以维持肠腔药物浓度及肠粘膜细胞内药物浓度,以达最大生物利用度,通过渗透扩散达到止血生肌,调节肠道功能,修复病理损伤之目的,收到抗炎、祛腐生肌的疗效。保留灌肠除了强调体位与时间外,还应注意中药的煎制及灌肠时药液温度,使药物在肠腔内保留一定的时间,得以充分吸收,这样才能提高疗效。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