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论文:浅谈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体会
摘要: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未予及时治疗,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残。下肢静脉血栓(DVT)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50%~70%并发肺栓塞,其中20%~30%因未接受正确治疗而死亡。我科自2006年起,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0例,均采用患侧肢体的浅静脉建立静脉通道,并运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间断包扎患者小腿处的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 治疗体会
1. 1 一般资料 自2006年起,我科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共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 35~70岁,平均52. 5岁。均为左下肢发病,病史中有可能致病原因为:长期高原生活、长期卧床、吸烟、肾病综合征、骨折、静脉损伤为主。全组发病时间均大于72小时。
1. 3 治疗方法 患肢远端静脉穿刺,并应用留置针,0. 9%NS 48ml+肝素钠注射液 2ml,400~600u/h,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间断包扎于踝关节上10~20cm。连用 3~7天停用;监测APTT,控制在60~80s之间。另配合低分子右旋糖酐 500ml+丹参注射液 40~60ml。香豆素衍化物中,选用华法林,开始剂量为 10~15mg 口服 1/日,第二日为5mg,维持量为2. 5mg左右。严密监测INR,使INR控制在2. 0~3. 0之间。维持6月。
70%。(3)有效:症状缓解,肢体略消肿,彩色多普勒检查深静脉有血栓残留,血管内径< 70%。(4)无效:治疗前后比较,症状体征改善明显,彩色多普勒显示:深静脉阻塞无变化。
2 讨 论
2. 2 下肢深静脉是临床较常见的并发症,其可致残、致死,故应引起临床的重视。关于血栓形成原因,Virchow提出三大因素: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而下肢静脉静脉血栓因解剖结构原因,尤以左下肢好发。下肢DVT的诊断,可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小腿肿胀、水肿、静脉扩张。还有一些辅助检查:(1)下肢静脉造影:是目前公认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金标准"。但此技术为有创性检查,且费用相对昂贵,在临床使用方面尚未能普及;(2)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其无创、重复性好,已被临床广泛使用。它可以观察血管结构变化,显示血栓栓塞的部位、范围和回声特征,现已成为临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重要首选和主要的方法。据报道,国内外文献报道多功能彩超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的敏感度>93%,特异度100%,准确度>90%。 (3)间接性CT静脉造影术:经上肢静脉注入对比剂,通过循环到达下肢并显影。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