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论文:探析活血通腑法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中医药治疗急腹症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张仲景热燥阳明,胃腑成实,及不通则痛和热损络脉而出现的血证、瘀证、痛证之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运用活血通腑法治疗外科急腹症,用之得当,每获良效。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只要抓住里热邪实的主证,以活血通腑为主,配合清热利湿、益气养阴之品,就能对机体起到整体调节的作用;另外,运用活血通腑法治疗外科急腹症时还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的轻重,辨证用药,并选择适合患者个体的方法,如口服或直肠给药;同时还应注意,若病情危重,体质尚可,应以急下或攻下为主,尽量在短时间内使大便通下,解除腹胀、腹痛,就能有效地保存体质,即所谓"急下存阴";若病情不甚急,或患者体质较差,则应采取缓下之法。无论哪种情况,都应时时注意顾护正气,不可专事通下,可根据虚实缓急,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酌情配以补养之品,做到攻补兼施。笔者现结合案例介绍活血通腑法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活血通腑法;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粘连性肠梗阻
案例1:患者,男,15岁,2005年5月29日就诊。半月前曾行阑尾炎切除术,出院后4 d突发腹痛、腹胀、发热而又入院。血常规示:白细胞15×109/L,中性82%。B超示:右下腹包块,腹腔内有积液。诊断为急性腹膜炎。西医经抗炎、对症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遂请中医会诊。证见腹痛、腹胀,发热,体温39.8 ℃,恶心,纳差,便干,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中医诊为腹痛、癥瘕。证属湿热郁蒸,气血凝聚,结于肠中,肠络不通。治以清热通腑、活血散结止痛。方用红藤煎合小承气汤加减。处方:红藤12 g,金银花10 g,连翘10 g,桃仁10 g,牡丹皮10 g,生薏苡仁30 g,白芷10 g,茯苓15 g,厚朴10 g,大黄(后下)6 g,延胡索15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服。服2剂后,体温降至38.2 ℃,泻出黄秽大便2次,腹痛、腹胀减轻,守方再进2剂,体温正常,腹痛、腹胀明显减轻,原方去大黄,加党参15 g、鸡内金15 g、皂角刺10 g,继服6剂,腹痛基本消失,食欲有增,舌质略红,苔微黄。B超复查示:右侧髂窝三角微量积液。上方去皂角刺,加大腹皮10 g,继服4剂,痊愈。
2 急性胰腺炎
3 粘连性肠梗阻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