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论文:老年脑血管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摘要:脑血管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病种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其中绝大多数为老年人。老年脑血管病人心理上依附性较强,多疑、激动和固执,特别是长时间住院治疗,肢体功能恢复不全,产生悲观、失望,担心今后生活,容易导致老年性抑郁症的发生。因此,患者心理康复尤为重要。下面我们结合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谈谈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 脑卒中;心理护理;老年
选择我科200803~200903收治的60岁以上的脑血管病人57例,男37例,女20例,平均年龄72岁;脑出血21例,脑梗死36例。
2.1 乐观与护理干预 老年脑血管病人,部分能认识到自身疾病,医护人员给予一定的治疗和指导,病情就会得到好转和控制;另一部分盲目乐观者,没有认识到疾病的危害性,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在急性期易出现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对这类病人,我们除了密切观察病情外,还要把脑卒中的危害性和危险因素向病人及家属讲明,引起病人重视,从而改变对疾病的认识,听从医生和护士的安排,积极配合治疗,遵照医护人员指导,进行功能锻炼,达到早治疗、早恢复的目的。
2.3 抑郁与护理干预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出现肢体及语言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从而对生活产生悲观、消极情绪,表情淡漠,对生活及周围环境缺乏积极性,甚至出现自卑、自责等。对这类病人,我们的措施:主动给予精心、周到、热情的生活护理,在取得病人的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加强与病人的交流,以减轻病人的抑郁情绪。疏导病人树立乐观的人生观,激发其利导思维,提高其适应躯体及语言障碍状态下生活的能力;学会一套管理、控制、发泄情绪的方法。
2.5 依赖与护理干预 躯体状况不能改变的定式和多元化系统支持的长期性,常使患者产生认同感和依赖心理,患者认为自己已然是一个废人,肢体和语言锻炼受苦受累,见效又慢,不如安于现状,接受别人对其各方面的帮助和照顾,凡事均由他人代劳,心安理得扮演残疾人的角色。因此,针对病人的这种心理,在进行干预时要做到引导和激发,鼓舞他们与疾病抗争和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消除依赖心理,摆脱对自己病人角色的定位,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