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论文:角型青光眼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疾病,其致病原因为前房角关闭,房水排除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眼胀、视力下降、眼压升高等[1].若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则患者的视力将严重下降,甚至有失明的危险。目前,临床中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方法主要为外科手术,传统的手术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疗效,但是术后并发症多,视力改善不佳[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方法逐渐增多,其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次研究对其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做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60眼)。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8.33±5.72)岁。
对照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67.87±5.51)岁。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小梁切除术:①局麻,做一个高位结膜切口,扩大巩膜瓣;②以结膜缘位置为依据,将部分小梁组织、周围虹膜切除;③复位巩膜瓣,缝合两角瓣,将平衡液注入,依次缝合筋膜、球结膜。
1.2.2 观察组。
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①术前给予20%甘露醇降眼压,之后给予托吡卡胺散瞳;②给予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使用开睑器开睑,之后在角巩膜上缘做一个隧道式切口,宽度约为2.5 mm;③将黏弹剂注入前房,连续、多次环形撕囊,在看到房水分层之后将切口适当扩大,再用超声乳化仪将晶状体核、皮质吸除,并将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④清除黏弹剂。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后矫正视力。
术前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3 讨 论。
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致盲率高的青光眼,患者多为老年人。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只有及早治疗,才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视力进一步下降[3].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小梁成形术、周边虹膜切除术等,这些手术治疗方式虽然能够降低眼压、改善视力,但是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瞳孔散大、角膜萎缩等并发症。而随着显微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治疗原理为:通过超声技术将晶状体乳化,之后把人工晶状体植入,从而解除晶状体因素,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改善视力。因为人工晶状体的贴合度较高,所以患者术后不易发生并发症,视力恢复疗效也较好。本次研究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做了探讨,并与小梁切除术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切除术的患者其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这就说明,新型治疗方法超声乳化白内障切除术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而且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采用这种治疗方式时,手术医师需注意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有效进行水分离,控制好乳化时间,将晶状体彻底吸除,术中避免反复牵拉。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春霞,肖文玮,陆 骏,等。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J].临床眼科杂志,2013,14(01):59-60.
[2] 王 涛,黄加忠。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J]. 国际眼科杂志,2015,20(01):41-42.
[3] 陈莲英,蔡召统,王 喜,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4,22(05):91-92.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