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人民币国际化的新常态
摘 要: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加速发展趋势,这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海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加速落地;第二,人民币点心债发行蓬勃发展;第三,国外央行储备中人民币份额扩容。此外,多个地区性国际金融机构陆续成立和中国首次有望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路径开始形成,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新常态;清算行;人民币外汇储备;地区性国际金融机构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5)01-0021-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5.01.04
一、引言和文献综述
人民币国际化一直是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和重点问题,也是涉及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交叉话题,余永定(2011)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进入快车道,但是目前推行的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以人民币结算为突破口导致美元外汇储备不断增加[1]。甄峰(2014)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内外环境入手,提出基于货币职能的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路径,但是他认为即使全方位推动人民币在官方储备、国际清算和国际债券中的国际化发展,近期仍难冲击美元地位,这为我们研究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一条有益的思路[2]。聂召、李明(2014)也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超过预期,在跨境贸易与投资的人民币结算、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及双边本币货币协议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虽然从短期来看人民币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但是从长期,特别是结合中国经济的发展看,人民币国际化有望步入正轨[3]。除此之外,周宇(2012)谈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两难困境,他主要认为资本项目开放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但是如果贸然开放资本市场,则又可能削弱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进而削弱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4],如尹继志(2014)从货币互换和吴斌(2014)从中资银行国际化的角度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新的发展情景[5-6]。笔者发现,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对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路径逐渐形成,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在逐渐加快。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逐渐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尽管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巨大,但这种"影响力"或许不体现在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上,就目前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仅低于美元和欧元这样的主流国际货币,甚至低于日元、新元等次区域货币,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程度并不对称。人民币在贸易结算、跨境支付和跨国投资中仍是新玩家。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新一届中央政府的全方位金融外交,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似乎明显加快。环球银行电信协会(Swift)的数据显示,人民币目前是全球第七大最常用的支付货币,2014年,人民币支付总额占全球支付总额的1.55%,并且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正在提速。最近报出的一系列事件似乎也在若隐若现地佐证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发展。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微观表现
(一)海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加速落地
2013年2月8日,央行宣布指定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为当地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这是央行首次在中国以外的地区指定人民币清算行,此前,中国银行一直是香港地区唯一的人民币业务清算行,香港也是唯一可以展开人民币清算业务的地区。2014年6月18日,央行宣布授权建设银行(伦敦)有限公司为伦敦人民币业务清算行;2014年6月19日,央行宣布授权中国银行法兰克福分行为法兰克福人民币业务清算行;2014年7月4日,交通银行成为首尔的人民币业务清算行;2014年9月16日,央行宣布授权工商银行卢森堡分行为卢森堡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二)人民币点心债发行蓬勃发展
近日,英国发行了一支以人民币计价的政府债券,这在西方国家尚属首例。此次发行筹集的金额约为30亿元人民币,约3亿英镑。尽管英国开创中央政府发行人民币点心债的先河,但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却是首个发行人民币点心债的外国政府实体。虽然这是英国政府首次在伦敦发行人民币债券,但是伦敦对人民币债券一定不会陌生,2014年2月,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在伦敦发行了10亿元人民币的债券;2014年9月,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也在伦敦发行了20亿元的人民币债券,伦敦似乎成为了人民币国际化征程中的福地。
(三)国外央行储备中人民币份额扩容
英国政府启动人民币国债发行时明确表示募集的资金将为英国的外汇储备提供财政支持,这标志着人民币有望加入英国的外汇储备币种序列。几乎是同时,有消息称欧洲央行就是否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资产展开讨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014年年会期间,也曾表示有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在使用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只是秘而不宣罢了。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性发展
不难发现,无论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加速落地,还是人民币点心债蓬勃发展,还是外汇储备中人民币份额的扩容都是人民币加快国际化的直接证据,也一直是我们在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一直所期待的事情,因此外界着墨颇多,只不过最近这一进程似乎驶上了快车道。但是,最近还有两件事情虽然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笔者认为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上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一)多个地区性国际金融机构陆续成立
2014年初,中国主导下的或者中国深度参与的多个国际金融机构陆续成立。2014年7月,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基金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总部设在上海。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首期认购资本为500亿美元,5个国家均摊100亿美元;应急储备基金1000亿美元,中国出资410亿美元。2014年9月,在上海合作组织杜尚别峰会上,与会领导人同意加快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和新加坡在内的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设在北京,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这些国际金融机构的主旨和目的虽不同,但都是在中国的积极参与下成立的国际金融机构,考虑到出资制度和援助安排,相信这有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渠道和平台。 (二)中国首次有望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近日,商务部表示中国对外投资金额有望首次超过吸收外资金额,未来5年对外投资增速将保持在10%以上。这是一个重要信号,标志着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成为净资本输出国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中国跨国企业将成为国际市场上重要的参与力量,这是推动人民币国际需求的根本力量,也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金融领域的人民币国际化往往基于套期或者对冲保值的目的,可能带来超过贸易规模数十倍的金融交易规模,是在人民币国际化起步阶段的重要推手。但是,完全依靠金融市场来人民币国际化,其根基并不稳固,一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期发生改变,人民币交易规模会出现剧烈的下滑。从长远看,着力培育中国本土跨国公司,加快实体经济国际化步伐,把跨境人民币投机行为转为投资行为是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基础的最终要义。
四、正确看待人民币国际化的近期表现
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将前三者称作人民币国际化的直接进展,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微观表现;而把后两者看做人民币国际化的间接进展,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性发展。但笔者认为后两者比前三者的意义更为深远。
国际货币的判断标准集中在结算、支付和储备货币三个方面,人民币国际化目前最主要的困难在于国际接受程度低。虽然我国贸易总量占世界贸易的比重很大,但是世界贸易的主体依然是以美元进行结算和支付的,而想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则必须要求我国资本市场做出相应的调整,提高人民币的可接受和可兑换程度。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国际市场形成一定规模的人民币存量,要创造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因此要推动人民币流出去。后两者的意义之所以更为深远是因为,这些地区性金融合作机构的陆续成立为人民币国际化拓展了传统平台之外的又一渠道,可以看做人民币国际化的渠道建设;中国首次有望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则意味着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形式发生重要转移,可以看做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基础。这些对于确立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的质量和拓展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整体来看,我国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正体现出更加多元的方式手段、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更加宏大的战略思维。
2014年以来,我国一口气签署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基金,同时还推动加快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上述开发银行或者储备基金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域内国家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资金缺口,助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被看做是对现有的僵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和美元的一种冲击,对人民币借势提高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是有重要意义的。同时,这些地区性金融合作机构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向外输出的渠道,奠定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虽然目前这些机构的出资方式都是以美元计的,但是不排除随着这些机构的发展,将来会纳入更多的地区性货币成为在这些机构内具有法定地位的储备货币,或者向着特别提款权的方向发展。相较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全球"属性,这些地区性金融合作机构的"区域"属性更有希望接纳人民币成为组织内的法定货币。事实上,未来随着这些地区性国际金融组织资金需求规模的扩大和币种间相互结算体系的逐渐完善,这种趋势将是一种大概率事件,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可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中资企业不断走出去,中国的海外投资步伐日益稳健。商务部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仅为27亿美元,2013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至1078亿美元,短短12年时间内增长近40倍,预计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有望达到1200亿美元。同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连续两年列世界第三位;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约为6600亿美元,列世界第11位。对外直接投资之所以能够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是因为一国对外净投资的扩大意味该国经济实体的增强及在世界经济影响力的扩张;一国对外净投资的扩大意味着经常账户的顺差,意味着该国具有可持续的国际清偿能力。更为关键的是,一国对外净投资的扩大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国外企业在与这些企业的交往中可能会出现对企业母国货币的需求。例如出于对冲的目的,海外企业会选择以人民币进行计价和交易以避免汇率风险。一国对外净投资还意味着货币输出,可以满足国外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创造一个稳定的大规模的人民币海外需求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环节。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还处在结算和支付阶段,海外对人民币需求较低,即使有一定的需求也体现在金融领域,但金融领域的人民币需求会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以及国外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而剧烈变化。例如,当国外投资者认为人民币有贬值趋势时,会大量抛售人民币,而造成人民币汇率的恐慌式贬值。因此,只有大量企业走出,带动海外实体经济对人民币的稳定需求,才能在根本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否则,在资本市场上吹起的人民币需求泡沫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多还是以美元进行的,下一步要在保持对外净投资的基础上,推动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这还需要加快汇率市场化,并推动我国汇率结算制度的改革。
人民币国际化一直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人民币国际化牵扯多方利益,既受到中国经济发展、资本市场建设、人民币本身发展的制约,也受到传统国际金融强权的掣肘,这注定了人民币国际化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这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顶层设计,更应具有突破传统货币国际化路径窠臼的勇气,大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币国际化道路。笔者认为,从近期我们所看见事件来说,人民币国际化似乎已经走在了一条轻踩油门的路上。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