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区域校企合作办学问题研究

来源: 2018-11-18 13:01

   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冀三地高校与滨海新区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一)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被誉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的天津滨海新区早在2005年就被写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是国家重点支持开发开放的国家级新区,也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综合改革创新区。在制定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中,国家对天津市的功能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这无疑为滨海新区更好开发开放明确了新的战略发展方向,同时也为滨海新区带来了新的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打造京津冀三地高校与滨海新区合作的双赢局面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北京地区的177所高校和河北地区的112所高校,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新形式、新举措,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对口培养适任职业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同时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也正可借此大力吸引京津冀特别是京冀两地高校的优质人力资源为自身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服务,两者的合作有望并有效地打造出一种双赢的局面。因为高校和企业分别作为人才的供给侧和需求侧,高校应该按照企业的需求针对性地培养人才,而这些高校和企业的合作都离不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大背景。那么,在这个大背景下京津冀三地高校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打造双赢局面势在必行。 
二、 京津冀三地高校与滨海新区的合作方式 
(一)发挥地源优势,实践定制培训基地 
天津滨海热电集团针对企业需求与天津科技大学进行校企合作。合作模式主要是由学校、企业两方共同商定,包括专业的选择和教学等相关规定,形成自己所属的定制培养计划。合作形式具体为:①深入企业调研,积极探讨定制服务培养模式。天津科技大学对其合作的公司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调研,与企业人力资源一起探讨,了解员工教育需求;②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使职工学历与能力双提高。在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双方通过“以职工素质建设为基础,以职业技能鉴定为手段,以技能大赛为舞台,以一线管理者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合作模式,以期打造技能人才队伍,对双方无疑是有益的。 
(二)加强与高校合作,共建产业平台 
2013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和天津理工大学等11家重点高校的20余位校长和专家考察了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并与滨海新区有关方面进行了座谈交流;2013年,滨海新区与北京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近年来,滨海新区积极推动与高校的合作,建成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积极推动滨海新区和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国防科大、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国家级高校和院所的合作,吸引其到新区建设研发转化基地。2013―2016年,新区进一步打造创新平台、聚集创新要素,全力打造“京津科技新干线“京津科技新干线”是指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综合改革示范区到天津滨海新区的呈带状的高新技术研发与产业密集区。http://news.lf.fang.com/2014-07-25/13362146_3.htm.”,努力形成完备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共建产业技术研发平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三)立足产业布局调整校企合作 
2015年,滨海新区与北京化工大学就科技合作展开讨论,北京化工大学与天津市的合作历史渊源且学校具有大化工的特色,学校坚持大开放战略,尤其是在化工安全等领域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和坚实的工程化能力。而天津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具有京津冀城市群交汇点的独特区位发展优势,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滨海新区作为北京化工大学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在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建设及规模化扩大生产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双方深入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可以共同分享优势资源,搭建科技合作平台,为新区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实现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做出贡献。 
三、 创新区域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京津冀地区尤其是京冀两地高校积极与滨海新区建立合作,在现有国情、域情条件下,创新区域教育,探索不同合作形式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学校和企业追求的价值诉求不同 
校企合作,不论是区域内合作教学还是跨区域合作教学,都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价值诉求。众所周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四个主体中最难调和的是企业。学校是一个教学主体,是以培养学生为目标,追求社会效益;企业是一个市场主体,是以盈利为目的,追求经济利益,两者所追求的目标和价值诉求是不一致的,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但在合作过程中可以将问题不断缩小,追求双赢。   (二)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教育是主要影响因素,因为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特别是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规模,同样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北京和天津是京津冀地区发展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核心区域,相比河北省经济比较落后,主要承接着北京经济转型下来的产业。同时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离不开北京科技、人才支持和产业支持。但是,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以及滨海新区享受着的优惠政策和中央赋予先行先试的权力,毫无疑问也会对北京的发展带来挑战。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和对外交往中心,北京地区被177所高校和高端研究所围绕,河北省相比不论是高校数量还是学校层次相差甚远。所以,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条件下如何实现高校教育与经济的协调是区域校企合作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三)校企合作形式单一、认识不到位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尤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北京高校与当地企业、外地企业都有着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合作,但是纵观这些高校和企业会发现,他们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存在偏差,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人才的渴求使得合作形式单一。高校和企业建立孵化基地或实训场所,把学生推到企业去实习就认为是“工学结合”,实际上仍然强调以课堂学习为主,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很好锻炼。同样,企业一般认为高校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导致校企合作只停留在选择人才的层面。此外,高校培养的人才往往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也就是人才的供给和需求不一致。 
四、 创新区域教育、加强校企合作的对策 
(一)加强校企合作的区域教育政策保障 
校企合作是高校和企业在各自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一种组织形式。由于校企双方在隶属关系和利益目标等方面的不同,仅靠学校和企业自身来协调双方的利益和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很难实现的,必须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和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才能实现。根据国内外校企合作成功的经验,政府应尽快完善高等教育与企业合作的相关政策,加强对跨区域校企合作的引导,并给予相应支持。京津冀地方政府应在具体的政策、税收、经费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各级各类高校、相关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二)突出重点、创新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域校企合作应突出教育为重点,育人为根本。从校企合作运行的体制机制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共享资源等方面进行创新,构建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运行机制。第一,要完善校企合作制度。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合作的成本,共同分享合作的效益。共同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共同制定和修改合作委员会章程制度,学校建立符合校企合作需要的学校管理制度,做好校企合作规划与资源优化,统一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二,要加强校企合作管理。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构建适宜职业岗位形成的课程体系,让学生真正体会企业的文化,实现课程学习和职业岗位的衔接,学生毕业后贴上了合作企业的标签,既培养了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实践型人才,又树立了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提高了企业知名度。 
(三)融合大学与地方资源、探索产学研资协同创新模式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推出校企合作形式。以北京大学与滨海新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为例,企业需要整合优质资源的基础上融合大学和地方资源,探索产学研资协同创新、高科技产业集群创新的模式及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发展支撑平台等。此外,学校也要改变,要不断打破专业本位的思想,不仅要兼顾学校的专业建设,更要促进人才的创新发展,在与企业合作平台上建构优秀科研院队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学校与企业打造一条产学研资一条线的链条。 
参考文献: 
[1]马彦芬,陈元才,孙晓磊,李娜.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创新研究[J].民营科技,2016(11):204. 
[2]许可,李晶,李纪扣.发挥地源优势,实践定制培训基地――天津科技大学与天津滨海热电集团定制培养基地项目案例分析[J].继续教育,2014(1):40. 
[3]京津冀投资网.天津滨海新区加强高校共建产业平台[EB/OL].http://tj.jjjtz.cn/news1/701.html.2014-07-18. 
[4]北京化工大学新闻网.北京化工大学与滨海新区举办科技合作洽谈会[EB/OL].http://news.buct.edu.cn/dwjl/65788.htm.2015-12-17. 
[5]王丽芳,李强.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工作室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7(21):36. 
[6]刘利利.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7]孙久文,叶振宇.北京市与天津滨海新区的关系与合作途径[J].城市,2007(11):24. 
[8]田汉族,王超.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困境的制度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22. 
[9]王寰安,蔡春.创新区域教育治理结构、促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高峰论坛综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26. 
作者简介: 
王丽芳,女,河南濮阳人,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发展战略与规划; 
郭晨涛,男,河南平顶山人,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发展战略与规划; 
朱秀民,男,河北兴隆人,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