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比较研究
摘要:对于中美两国而言,分属发展中与发达国家的代表,二者的基本国情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从工业化水平来看,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总量差异明显。由此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经济上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失衡现象。就其本质来看,政策性与体制性因素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同,本文在此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美;市场经济;经济体制
引言
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与美国之间的总量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是体量差距依然比较大。而作为发展中与发达国家的代表,两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备受全球关注。而从经济体制方面来看,中国在不遗余力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美国则是较为典型的市场经济代表,追逐获利是其发展的主要目的。但是从近些年的发展特征来看,中国连续多年取得“双顺差”的成绩;而美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则主要表现为“三赤字”,二者发展的整体情况正是对世界经济失衡的突出反映。在金融危机以后,中美两国不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很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在此重点比较分析,在不同市场经济体制下,中美两国带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以及经济体制上存在的一些差异,以更好地了解两个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中美两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
对于中美两国而言,在经济增长的方式方面,由于不同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存在非常显著的区别。对于美国来说,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带动。而中国则主要依靠外需与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在20世纪70年代,工业化较为发达的国家其出口与投资缺口存在显著的相互交织等情况,但是并未形成发展趋势。而从上世纪末开始,工业化国家在储蓄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储蓄缺口较大[1]。在此情况下,这些国家开始引进他国的产品与资本,并逐渐发展成债务国。其他国家在储蓄方面则主要表现为储蓄过剩,因此在输出产品的同时,也开始输出资本,然后逐渐发展成债权国。从上世纪末开始,美国的私人消费已经出现了过剩的局面,私人�π畈欢辖档停�私人收支赤字大量显现,导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美国作为开放经济大国,经常项目赤字与否并不关键,最为重要的是该赤字能否持续。就国内外的观点来看,经常项目赤字可持续,主要有三种内涵:其一,逆差并非为了国内消费融资,而是为了投资融资;其二,逆差所针对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贸易品;其三,逆差是针对国外私人长期投资。如果不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则经常项目逆差不可持续的可能性将非常高。
对于中国来说,其经济增长内需不足的特点非常突出,主要依靠外需与投资。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水平不高,各方主体的消费能力较为有限,导致内需不足[2]。时至今日,中国人均实际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并没有本质的改善,内需依然无法得到改善。在此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过度的依靠投资与外需。在改革初期,单纯的依靠中国的储蓄,并不能解决投资的资金需求问题。所以,开始大力发展出口产业,以获得投资资金,并且积极引进外资,进而解决储蓄不足的问题。此外,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设备与技术方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然使得经常项目不可能有过多的盈余,甚至出现了逆差的情况。所以,由于储蓄不足,迫使中国必须要引进外资,以实现经济发展。在经历四十年的改革发展滞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条件等都发生了比较显著的改变,然而依旧过度依赖外需和外资,同时依靠财政赤字,带动经济增长。首先,由于内需不足,导致国内储蓄体量较大,经济增长依旧需要依赖外需,同时出现了国内诸多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必须要利用出口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其次,储蓄和投资在国内目前还缺乏有效地转化渠道,而引进外资相对来说资源的配置效率更高。最后,在工业化进程中,政府投资所发挥的作用愈发的关键。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