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 综述:机制视角
摘要:资产证券化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为商业银行创造流动性,并将部分风险转移出表。资产证券化创造的收益影响并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提升了银行的风险偏好,并且通过降低表内流动性缓冲和增加风险贷款提高了其流动性风险,为流动性危机爆发埋下隐患。文章通过对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的运行机制文献梳理,以期形成资产证券化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的系统全面认识,对商业银行在实践上形成参考。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流动性缓冲;风险贷款;流动性风险
一、 引言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被McConnell和Buser(2012)等学者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新之一。之所以被称为伟大的金融创新,主要在于资产证券化可以解决商业银行缺乏的流动性,同时可以将部分风险转移出资产负债表。但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资产证券化风险得到重视,关注点从创新的红利转向其潜在危害。Barrett(2006)通过研究对比2006年前后信贷衍生品数据发现,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确实带动证券市场及全球经济迅速成长,但也造成了基础资产的信用评级下降、信用事件发生频率提高等问题。
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首要目标是增加流动性,倪志凌(2011)发现资产证券化主要是通过增加流动性来对银行的行为动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Bonfim和Kim(2012)发现资产证券化的过度扩张使很多银行缺乏流动性头寸,即使这些银行具有高水平的资产充足率,其流动性风险暴露程度依然构成隐患。彭建刚等(2014)认为存贷期限错配的流动性风险具有传染性及顺周期性等特点,银行间风险直接的协同性增加,进而加剧系统风险。周凯和袁媛(2014)认为流动性风险具有“突发性强、传染性高、低频高损”等特点,它与金融体系的风险不可分割。资产证券化与流动性风险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受重视。经济繁荣,证券化市场的蓬勃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的信息不敏感资产,降低了投资者获得信息的激烈。在经济下行时期,那些并未获得相关信息的投资者比获得信息的投资者更加恐慌,可能选择抛售相关资产,导致证券化市场崩溃。因此,逆周期的调控对于证券化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
资产证券化通过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的资产进行打包出售,促使商业银行的融资模式从“发放―持有”(OTH)变为“发放―出售”(OTD),这种创新模式帮助商业银行满足其资本需求,增大贷款发放量,使银行的流动性转换方式、收益、经营模式有了极大突破(Gorton & Metrick,2012)。随之而来的是有关资产证券化的动因研究逐渐增多,而后国内外学者不断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丰富,成果颇丰。学术界、业界和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深入探究这一问题来找出资产证券化的内在驱动因素,进而评估监管措施的有效性,防止资产证券化的滥用,促进资产证券化市场健康发展。
二、 资产证券化影响流动性风险的机制
与流动性的内涵相似,学者们根据不同视角对流动性风险有不同划分。传统意义上来讲,学者们对流动性风险的普遍认识在于能否以合理的成本及时清偿债务的风险(廖岷、杨元元,2008)。王灵芝和杨朝军(2009)从两个方面对流动性风险进行测度,其一是负债端缺乏相应的流动性缓冲,其二是资产端无法及时获得需要的流动性,也就是说银行资产风险过大,而非优质资产,无法及时售出变现(许争和高磊,2017)。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面临不确定时遭受流动性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分为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的负债经营模式、不确定性及其盈利方式等因素,导致其流动性风险无法避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并非单一的风险,相反,信用风险、经营风险等可能随时转化为流动性风险,它是其他所有风险的最终表现形式(付强等,2013)。
银行对存贷利差收益的依赖性过高,资产结构集中,存款稳定性和存款质量难以提升,导致潜在流动性风险大幅度提升(付强等,2013)。银行期限错配问题突出,主要原因为在宏观经济下行时期,存款业务的增幅也下降,且人们更倾向于降低存款期限,但投资的需求导致贷款期限无法进行相应调整。与此同时,各银行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顾银行的风险隐患,使得流动性缺口增加,期限错配问题越来越严重。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