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城市高技术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路径分析
摘要: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高技术企业和高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并通过创新资源的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需要充分发挥高校的知识溢出效应,促进高校研发与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相匹配,以加快实现高技术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进而提高区域整体创新效率。文章从创新型城市研究的演进逻辑出发,基于原始性创新理论和产学协同创新理论认为高技术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有助于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并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三个层面,提出了高技术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高技术企业;高校;协同创新
一、 引言
作为国家经济中产业创新和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容忽视。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是区域信息、知识、人才以及创业投资等要素资源的聚集地,在某种意义上也被视为涌现新理念、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创新中心(Marceau,2008)。2006年,中国首次提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5月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对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地位做了进一步明确。根据2016年12月出台的《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指引》,中国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将负责统筹推动61个创新型城市建设,这标志着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已经迈进新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高技术企业是运用高知识、高智力的创新来引领科技发展的时代潮流,亟需通过其学习、运用以及创新技术能力的螺旋式上升来实现自主创新,可以归纳为4个发展阶段,依次是技术创新学习阶段、技术创新模仿阶段、技术创新-模仿阶段和技术自主创新阶段(李金生等,2009)。高技术企业处于不同的演进阶段时,其对前沿理论与新兴技术的学习、运用及创造能力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或下降,但不会改变该阶段的技术创新性质。只有当高技术企业能够对前沿理论和新兴技术进行自主分析、研究和运用,并实现技术化、产品化以及市场化,进而研制专利类产品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才能上升到最高级的技术自主创新阶段。高技术产业和高校在配置相对有限的创新资源时呈现明显的排他性特征,创新资源过度集聚于高技术产业或是高校,均不利于区域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吴卫红等,2017)。目前高校的创新成果向企业生产转化率低下已经成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瓶颈问题。高技术企业和高校之间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协同,有助于将高校的知识服务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进而将更多的原始性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区域内外的高校的知识溢出效应,促进高技术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从而提升区域整体创新效率。
二、 创新型城市研究的演进逻辑
创新系统反映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部门等多种参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学界将创新系统分为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两类。不同的创新系统的创新效率均受到该地区的经济、社会、政治及制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英国经济学家Freeman(1987)首次将国家创新系统界定为: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中的机构网络,其活动和新技术的激发、引进及扩散。Nelson(1993)运用个案研究方法探讨了国家研发系统及其支持性机构的创新系统建设。并指出创新的来源应涵盖促进知识创造和扩散的所有组织,制度的设定与功能是提升国家创新系统效率的关键。Lundwall(1992)从理论建构的角度,认为创新形成过程的中心是用户与生产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交互学习;所有创新活动的规模、方向和成功的可能性均受到政治、文化及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Cooke(1996)从系统构成视角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通过具有地理关联性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以及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支持产生创新。也有学者将政府机构、金融、商业等创新服务机构也纳入区域创新的参与主体中(顾新,2005)。胡志坚等(1999)的研究认为科技资源、新型企业、新的经济政策以及政府制度等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相较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在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地方根植性特征,体现了“交互学习”和“社会环境”在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胡明铭,2004;Doloreux & Parto,2005)。
创新型城市的概念最早是由Landry(2002)提出,其认为创新型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构建了较完整的创新型城市战略框架和实施机制。学界从城市空间层面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创新型城市展开了较深入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从系统要素构成的角度对创新型城市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并就某些问题形成了一致性观点。在内涵方面,学者们强调了创新型城市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并�J为创新型城市应包含技术、知识、制度、服务和文化等多种类型的创新以及创新环境优化等(石忆邵,2008)。在创新动力来源方面,学者们突出了创新型城市的系统性特点,指出了城市创新的关键在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创新主体协同机制,并重视软件与硬件两方面的环境要素,尤其是人才、文化、服务等软环境要素的作用(黄亮、杜德斌,2014)。各城市在资源禀赋、交通区位、经济基础以及科技水平等方面均存在异质性,导致不同城市发挥主要创新主体的驱动作用的关键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目前有关创新型城市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丰富,但现有研究大多基于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层面,对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导致了创新与不同城市特有空间与环境的脱嵌与割裂,也陷入了采用同质化指标展开创新型城市研究的困境,这对于指导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相当不利。
三、 高技术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1. 原始性创新理论。国外学术界对原始性创新的研究集中在原始性创新的概念、表现形式、保障条件等方面。Goldenberg等(1999)对原始性创新的概念做了明确阐释,认为原始性创新是一种由内部因素驱动,更动态且难以预测的问题解决方案,但是相比普通方案更简单,并且能够更有效地降低系统的复杂度。Nelson(1993)基于制度的视角探讨了原始性创新的能力和表现形式,并指出原始性创新需要以创新思维、学术积累和容许失败的科学宽容精神作为保障。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提升有赖于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合理的科研评价系统。在国内有关原始性创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1999)最早提出了原始性创新的概念,并认为提升基础研究水平的关键点是要重视和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金吾伦(2005)认为原始性创新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高技术的根本性创新、自主设计并完成重大工程项目以及重大的管理变革等方面。 国内学术界还围绕原始性创新的特征、外部效应、机制及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陈劲等(2004)归纳了原始性创新的主要特征,认为原始性创新首先体现在“新”,产生的创新成果应在世界范围内极具突破性。同时,原始性创新需要长期积累,具有探索性和不确定性、带动性等特征。陈雅兰等(2006)认为原始性创新的正外部效应表现为:创新的规模报酬效应、杰出人才的产出效应、产业结构的优化效应以及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并从专利制度、风险投资、企业制度和政府政策等方面提出了补偿激励措施。在原始性创新的机制及影响因素上,舒成利等(2008)认为原始性创新应当分为纯基础研究类和应用基础研究类,从知识生产模式角度构建了原始性创新的发生机制。为确保原始性创新知识扩散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应不断完善创新主体之间的信任机制。刘小花等(2013)从实践团体及其嵌入网络的视角建立了原始性触发机制模型,得出补偿企业创新的最优路径是以市场化为导向进行原始性创新。陈雅兰等(2003)将原始性创新的影响因素归结为:原始积累、核心人物、创新文化、激励机制、原创技巧、科研兴趣以及团队协作等七个方面。并指出原始性创新的环境激励在于原始积累和激励机制,创新文化有助于原创系统自组织协同的形成,原创系统有序发展的关键是良好的团队协作(陈雅兰等,2005)。陈劲等(2015)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国内高校原始性创新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从个人、团队和制度三个层面,将原始性创新的影响因素总结为七个方面:海外背景与职位荣誉、浓厚的科研兴趣和知识积累、坚持不懈的精神、创新方法与环境和跨学科团队合作以及合理的激励机制。杨燕等(2016)从动机性信息处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双重视角,分析了触发企业原始性创新的因素和内外部路径,并构建了原始性创新的触发机制模型。其认为在原始性创新的第一阶段,企业应注重对利益相关者观点的采纳,以获取新颖且有用的创造性想法。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