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者 反应论对比两个《双城记 》译本
摘要:查尔斯・狄更斯的著名作品《双城记》被评为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其不同译本用词和情感渲染都有很大区别。本文从读者反应论的角度对比孙法理和宋兆霖的两个译文发现,优秀的文学翻译不仅要充分考虑目的语的读者的反应和需求,还应还原出原作品本角色的个性色彩。
关键词:译文对比;读者反应论;《双城记》
一、前言
读者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关注和审视的对象,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读者有一定的认识与考虑。读者反应理论强调译文的优秀与否考察的是,读者能否从译文中正确地理解原著以及读者欣赏原著文本的程度。在小说翻译的过程中,通过选择恰当的词语,反映出人物的社会各阶层和地域特色,极尽描摹地刻画出原作品人物。
二、读者反应论
读者反应理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身兼读者和译者两个要务的翻译者要能够正确地理解原作品,并将原作品阐释清楚,保证译文读者和原作品读者有相同的阅读效果;第二,译文是译者通过目的语的字、词、句来显现出原文本中的内容。读者为中心的翻译方法最大的特点是:译者的注意力从原作品形式转移到译文呈现的过程和结果上。好的译文应该忠实于读者的反应,要有内容上的忠实,还要读者阅读译文后的效果忠实度。
三、具体分析
(一)从词汇合理性的角度分析
词汇和语句是组成信息文本的基础,译者是否对原作品本有准确深入理解体现在能否给出对等词汇。从读者的角度来考虑,译者的选词要做到选择的词汇是否能够让读者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正确地理解;选择的词汇能够恰到好处的传达原作品中的信息和情感色彩。
例:
原作品:He was an inquisitive fellow,and sometimes when she had quite forgotten him in gazing at the prison roof and grates,and in lifting her heart up to her husband……
孙译:这人好管闲事,有时在她凝望着简易的屋顶和铁窗、心儿飞向丈夫而忘了那人时……
宋译:他是个好奇爱问的人,有时她只顾盯着监狱的屋顶和铁窗出神,一心想着自己的丈夫,把这个人完全给忘了……
原作品锯木匠是一个贪生怕死,喜欢八卦,盲目跟风的小市民。孙的译文看门见山,用最简单的词语把锯木匠的特点展现出来。“好管闲事”用在锯木匠身上不仅能够体现出锯木匠的性格,并且符合其社会背景,间接告诉读者其社会地位。而宋的译文“好奇爱问”这个表达方式较文绉绉。这样的表达不能体现出锯木工的喜欢八卦的性格特点,还隐含了一层原文没有的褒义色彩,与后文中锯木匠的形象不相符。导致宋的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感受和反应有较大的差距。
(二)从读者理解逻辑的角度分析
英文的语句十分注重句法结构上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而汉语的表达中时常出现表达模棱两可的情况,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相应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淼髡�句子的句法结构,来帮助读者通顺地理解文章。
例:
原作品:When he had sat in his saddle some half-hour,taking note of these things,Darnay found himself confronted by the same man in authority,who directed the guard to open the barrier.
孙译:达尔内在马背上观察着这一切,等了大约半个小时之后,发现自己站到了那个负责的人面前……
宋译:达内坐在马背上观看着这番情景,约摸过了半个来小时,那位负责人又出现了……
从原作品中主人公在等候期间一直在观察身边的情景,并没有发生位置上的变动,由此可知,孙的译文中“发现自己站到了那个负责的人面前”从逻辑上来考虑这个翻译是不合理的。孙的译文从翻译方法来看是直译,直译有直译的优势,但是该句却不适合直译的方法。而宋的翻译是意译,在没有让原作品的意思发生更改的情况下,将意思流畅且符合逻辑地表达。
四、结语
本文从词汇合理性、读者理解逻辑两个角度进行两译文对比赏析发现,尽管两个译文版本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但都在不同层面上考虑到了读者的反应和需求,有效地帮助目的语的读者获得与原作品的读者相同的感受。因此,要做好文学翻译不仅要充分考虑目的语的读者的反应和需求,还需还原出原作品本角色的个性色彩,以提供更容易接受,更好理解的译本,在保证意义传达的前提下,传达原文文本的形象。
参考文献:
[1]宋兆霖.双城记[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2]Charles Dickens.A Tale of Two Cities[M].Macmillian,2016.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