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解放军文职口腔组织病理学重点: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的临床及病理表现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的临床表现
年龄:分布较广,20~60岁之间,平均40岁左右。
部位:下颌比上颌多见,最常见的部位是磨牙区。
症状:无特殊症状,仅见颌骨逐渐膨胀。
X线表现:不规则放射透光区内含大小 不等的不透光团块。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的病理表现
肉眼:病变区颌骨膨大,切面呈灰白色或灰黄色,实性。可见埋伏牙。
镜下:
1.肿瘤由多边形细胞组成,常见清晰的细胞间桥。瘤细胞边界清晰,胞浆微嗜性,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清楚,核大,可见双核或多核。
2.瘤细胞呈片状或岛状,偶呈筛孔状。
3.有淀粉样物质:圆形嗜酸性均质性物。
4.淀粉样物可发生钙化,呈同心圆状沉积。
5.纤维间质常见退变。
例题:
男,28岁,右下颌前磨牙区膨胀1年X线见不规则透射区并含大小不等的不透光区。病检见肿物呈实性,肿瘤由多边形上皮细胞组成,可见清楚的细胞间桥,排列成片状或岛状,肿瘤细胞核较大,可表现多形性,但核分裂罕见。肿瘤组织内见圆形嗜伊红均质物质,并有同心圆形钙化。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A.成釉细胞瘤
B.牙源性钙化囊肿
C.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D.牙源性角化囊肿
E.牙源性腺样瘤
正确答案:C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