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抗肿瘤药物根据化学结构、来源分几类?
11.抗肿瘤药物根据化学结构、来源分几类?其作用原理是什么?
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来源分为六大类。
(1)烷化剂:主要作用部位在DNA,它可使DNA的复制出现错误,导致细胞分裂、增殖停止或死亡,因此能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2)抗代谢类药: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均系作用于细胞增殖周期中的某一些特定时相,故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抗癌药。
(3)抗生素类:采用不同机制影响DNA、RNA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使细胞发生变异,影响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死亡。
(4)植物药类:可抑制DNA或RNA合成,与细胞微管蛋白结合,阻止微小管的蛋白装配,干扰增殖细胞纺锤体的生成,从而抑制有丝分裂,导致细胞死亡。
(5)激素类:通过改变机体激素水平,有效地控制肿瘤生长。
(6)其他:常用顺铂、卡铂等。
12.化疗药物给药方法及途径有哪些?
(1)静脉给药:静脉注射为最常见的给药途径。
①静脉推注法(静推):适用于一般刺激性化疗药物。注射药液前先推注生理盐水,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后再推注药液并注意药液稀释的浓度。推注速度宜慢,定时检查回血情况,药液推注完后推注5~10 ml生理盐水,以保证头皮针内无残留化疗药液。
②静脉冲入法(静冲):适用于强刺激性化疗药物,是预防药物外渗、减轻药物对静脉壁刺激的给药方法。首先选择适宜静脉建立输液通路,待滴注通畅后将稀释好的化疗药由莫菲氏滴管侧孔冲入,随即冲入葡萄糖溶液2~3分钟,待药液冲人体内后,再恢复至原有滴数。当采用联合用药时,需防止两种药相混,一般应间隔20~30分钟。
③静脉点滴法(静滴):用于抗代谢类药物。需将药液稀释后加入液体中静脉点滴注入,以维持血液中的有效药物浓度,通过干扰体内正常代谢,阻断DNA的合成,以达到更高的疗效。
④深静脉穿刺置管给药法:对需给予强刺激性化疗药物或长期反复给药、静脉穿刺极为困难的病人,可通过深静脉穿刺置管给药。深静脉腔大,血流快,对血管壁刺激性小,避免了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2)肌内注射(肌注):适于对组织无刺激性的药物,应备长针头且肌注宜深,以利药液的吸收。
(3)口服:口服药物需装入胶囊或制成肠溶剂,以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并防止药物被胃酸破坏。
(4)腔内注射:腔内注射主要用于癌性胸水和腹水、心包积液、膀胱癌等。注药后需协助病人更换体位,使药液充分扩散。
(5)动脉插管:适用于一些晚期不宜手术或复发而局限性肿瘤。可直接将药物注入供应肿瘤的动脉,达到提高肿瘤局部药物的浓度和减轻全身性毒性反应。
13.配置抗癌药物过程中的防护原则是什么?
(1)配药前洗手,穿防护衣,佩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戴聚氯乙烯手套,其外套一副乳胶手套。在操作中一旦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
(2)操作台面应覆以一次性防护垫,以减少药液污染。一旦污染或操作完毕,应及时更换。
(3)打开粉剂药时,割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之药粉降至安瓿以下。打开安瓿时应用无菌纱布围绕安瓿颈部,以防划破手套。
(4)溶解药物时,溶液应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以防粉末逸出。
(5)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以排除瓶内压力,防止针栓脱出造成污染。并且要求在抽取药液后,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液后再拔针,不可使药液排于空气中。
(6)使用“锁头”注射器和针腔较大的针头,以防注射器内压力过大使药液外溢。
(7)抽取药液应用一次性注射器,并应注意抽出药液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为宜。抽取药液后放于垫有聚氯乙烯膜的无菌盘内备用。每次用后按污物处理。
(8)在完成全部药物配备后,需用75%乙醇擦拭操作柜内部和操作台表面。
(9)备药后所用一切污染物应放于污物专用袋集中封闭处理。
(10)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用肥皂及流动水彻底洗手,有条件者可行淋浴,减轻其毒性作用。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