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乳癌病人的护理
乳癌病人的护理
学习要求
了解:乳癌的病因、病理和诊断要点。
熟悉:乳癌的处理原则。
掌握:乳癌的临床表现、护理和健康教育。
重点和难点问题
一、临床表现
1.乳房肿块 是乳癌最早出现的症状。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其次是乳头、乳晕和内上象限。常无意中发现,肿块无痛、单发、质硬、表面不光滑、外形不规则、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不易被推动。
2.乳房外形改变 ①酒窝征。;②橘皮样变。③乳头位置改变。④局部凸出,见于乳房较小而肿块较大的病人。
3.晚期局部表现 ①癌块固定。②卫星结节:围绕原发病灶,出现多个坚硬的结节或条索。③皮肤溃疡,分泌物恶臭。
4.转移表现 ①淋巴转移:常见患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晚期可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少数对侧腋窝可触及转移的淋巴结。②血行转移:转移至肺、骨、肝等,出现相应的症状。
5.特殊类型的乳癌:较少见。①炎性乳癌:多见于妊娠期及哺乳期年轻妇女,乳房红肿、热,犹如急性炎症,整个乳房肿大发硬,无明显肿块。转移早而广,病情进展快,对侧乳房常被累及,预后极差。②乳头湿疹样乳癌:起初乳头刺痒、灼热;以后出现乳头和乳晕皮肤发红、糜烂、潮湿、结痂等慢性湿疹样改变,可见乳头内陷和破损,也可在乳晕深部扪及小肿块。淋巴转移晚,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
二、处理原则
1.手术治疗 ①乳癌根治术,将整个患侧乳房,包括肿瘤周围至少5cm的皮肤、脂肪组织、胸大、小肌及其筋膜,连同腋窝及锁骨下所有脂肪组织及淋巴结整块切除。适用于早、中期乳癌。②扩大根治术,在乳癌根治术的基础上,同时切除第2.3.4肋软骨和相应的肋间肌,包括胸廓内动、静脉及相应淋巴结。适用于早、中期乳癌,特别是乳房内侧癌肿。③改良根治术,单纯作乳房切除,同时作腋窝淋巴结清除,保留胸肌。适用于腋窝无或仅有少数可以推动的淋巴结者。④单纯乳房切除,仅作全乳切除。适用于原位癌、微小癌及年老体弱不宜作根治术者。
2.化学药物治疗 常用CMF方案,应重复使用多个疗程,持续1年。
3.放射治疗 常用60Co和深部X线。手术前放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手术后放疗,可提高生存率;姑息性放疗,仅适用于晚期病例。
4.内分泌治疗 有去除内分泌腺治疗(如卵巢切除或卵巢X线照射)和内分泌药物治疗(如应用雌激素拮抗剂、雄性激素等)。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恐惧或焦虑 与对癌症的恐惧、乳房缺失的忧虑有关。
2.疼痛 与手术创伤、切口加压包扎过紧有关。
3.自我形象紊乱 与乳腺缺失、胸部外形改变有关。
4.潜在并发症 患侧上肢水肿及功能障碍、切口感染及皮瓣坏死、肺不张及肺炎。
四、手术后护理要点
1.体位 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有利于切口引流,预防切口感染和皮瓣坏死,也有利于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预防肺不张和肺炎。
2.饮食 术后6小时,若无麻醉反应,可给予高营养的普通饮食。
3.病情观察 除常规观察生命体征外,还应观察:①切口及皮瓣情况,如发现切口渗液、积液、皮瓣漂浮或颜色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换药、抽吸积液、加压包扎等;②患侧肢体远端血液供应情况,如发现皮肤颜色发紫、温度降低、脉搏扪不清,提示腋部血管受压,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调整绷带的松紧度。
4.引流管护理 给予妥善固定,保持负压状态,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和量,一般手术后4~5日,切口无积液,皮瓣贴附牢靠即可拔除。拔管后,还应继续观察切口情况。
5.观察和预防并发症
(1)损伤性气胸:扩大根治术后,若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应听诊肺部,做胸部X线检查,以判断有无胸膜损伤引起的气胸。
(2)患侧上肢水肿及功能障碍:为乳癌根治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护理措施:抬高患侧上肢;出现患侧上肢水肿时,给予按摩、弹力绷带包扎,指导功能锻炼,避免在该侧上肢测血压和静注。术后3日内患侧上肢制动,上臂不可外展,下床活动时,应用吊带将患肢托起,以免皮瓣移位;术后3~5日,从肘部开始活动,术后1周作肩部运动,以后逐步增加活动范围,直至患侧上肢可越过头顶扪及对侧耳廓,能自行疏理头发为止。
(3)肺不张和肺炎:观察体温、呼吸、咳痰情况;听诊双肺呼吸音;鼓励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对因胸部包扎过紧而影响呼吸者,报告医生,适当放松绷带。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