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论文:我国现行税制对产业链延伸的影响及对策
内容 摘要:产业链延伸能够优化我国的产品结构和 经济 结构,带动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一体化 发展 ,但我国现行税制存在的税权过度集中、地方税规模过小、内外资 企业 税制不统一及税收征管制度中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不利于产业链的延伸。因此,基于延伸我国产业链的客观要求,应通过制度的设计和创新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
关键词:产业链延伸,税制,税收管理权限
产业链延伸能够优化我国的产品结构和经济结构,带动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而税收是政府调节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所以,税制的具体状况如何,直接 影响 到我国产业链的延伸。本文试图从广义的税制视角来探讨一下当前税制中影响甚至阻碍产业链延伸的一些具体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产业链延伸的表现形式及条件要求
1.产业链延伸的表现形式。(1)从产业链上各节点所在区域上看,产业链延伸有区域内延伸和区域间延伸。所谓区域内延伸是指延伸后的产业链的所有节点均在一个地区内,即产业链延伸的范围局限在一个地区内部。所谓产业链的区域间延伸是指延伸后的产业链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在同一个地区,即产业链的跨区域延伸。也就是说,产业链在宏观经济视野里是环环相扣而完整的,而从区域经济视角看,链条不一定就是完整的,某个特定区域可能只有一个完整链条,也可能只有一条完整链条的一部分节点。(2)从产业链各节点的来源方式上看,产业链延伸有自身分化延伸和不同关联企业问由于连接、联合和重组而延伸。随着技术进步和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从原材料供应、制造加工、组装分销到最终用户等过程中的有些环节,独立性不断增强,脱离了原有企业,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企业。这样,由一个大企业内各个组成部分所组成的供应链形式的产业链通过自身的分化使产业链得到了延伸。另外,随着经济和制度环境的改善,一些作为孤环和断环而存在的关联企业也可能会实现某种形式的接通和重新组合而形成产业链条。(3)从产业链延伸的方向上来看,产业链延伸可以表现为纵向延伸和横向延伸。前者又可分为前向延伸和后向延伸。所谓前向延伸是指某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取得对本企业的产品加工或销售系统的控制权或所有权,从而使企业已有的业务范围沿着供、产、销的方向所作的延伸,如石油开采企业开办炼油厂就属于产业链的前向延伸。所谓后向延伸是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自办等形式取得对供应源的控制权或者所有权,使现有企业的业务范围沿着销、产、供的方向所作的延伸,如加工企业向原材料生产发展就属于后向延伸。所谓横向延伸是指某企业通过对经营同类业务的企业收购、兼并或与之进行联合经营,使现有业务范围作横向扩展,以扩大经营规模,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实力。如海信电器公司跨地区兼并淄博电视机厂和贵阳电视机厂就属于产业链的横向延伸。
2.产业链延伸的条件要求。前已述及,产业链的延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延伸都是产业链的空间分布的适应性调整,是各种资源的一种优化组合和连接,是一种帕累托改进。而要使这些调整和改进能够迅速得以实现,除了企业间的关联性和互惠互利的要求以外,畅通的物流渠道、发达的要素市场、快速的信息传递、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其他有利于促进产业链延伸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也是不可缺少的,甚至在某种情况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这些条件的实现很大程度上都和税收制度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税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税制是指国家税收方面的 法律 法规、税收管理体制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狭义的税制是指各税种的法律法规,即税法。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制度的设计具有一系列非常重要的功能。舒尔茨在1968年发表的《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一文中,论述了制度的五种功能:提供便利、降低交易费用、提供信息、共担风险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卢现祥在1996年出版的一书中认为制度的具体功能主要有以下六种:降低交易成本、为经济提供服务、为合作创造条件、提供激励机制、外部利益内部化、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所以,一个设计合理、运行高效的税收制度会充分发挥上述制度的重要功能,进而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反之,则不利于税收调控经济职能的充分发挥,阻碍产业链的延伸,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我国现行税制对产业链延伸的不利影响
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对我国的税收制度作了优化调整,对于改变当时的"诸侯经济"、完善全国统一市场、促进更多的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与快速流动以及我国产业链更多、更快、更好地形成和延伸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实践证明,在税制变迁的过程中,由于制度惯性和路径依赖的作用,这次的分税制改革仍不能说是彻底的。一些税收制度的设计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税收调控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职责和功能。另外,在税收的实际征管方面也存在许多影响产业链优化和快速延伸的问题。这些制度缺陷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税权过度集中在中央,不利于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以延伸具有当地资源优势的产业链。税权是财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及时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在我国 目前 的情况下,地方税的立法权、解释权、税种的开征停征权、税目和税率的调整权,甚至一些税收的优惠减免权都过度集中在中央,不利于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从而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更重要的是,市场需求瞬息万变,一部分地区原来不理想的某些资源有可能在新的市场需求下凸显其比较优势,在产业链优势区位指向的客观要求下,产业链上某些环节的布局可能从其他区域转移到该区域。而非常明显的是,要使这种转移能够顺利进行,必须有当地政府的允许及大力支持。但由于相关税权过度集中在中央,当地政府无法从这些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取得税收收入,故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产业链优势区位的选择和宏观层面上的跨区域延傍。
2.划归地方的税收收入不稳、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致使地方税收入规模过小,经济欠发达地区没有充足的财力提供产业链延伸所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筹集财政资金仍然是 现代 税收最基本的职能。政府只有拥有充足的财力才能有效提供社会必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优化投资环境,为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各类企业的相互联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1994年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上,那些收入来源稳定、税源集中、增值潜力大的税种都被列为中央税或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收入不稳、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征收成本高的税种几乎都被留给了地方。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地方税收入规模过小,而在现行的税收返还制度下,又缺乏科学、严密的转移支付制度与之配套,致使基层财源锐减。而基层的事权却并没有减少,导致困难地区事权大于财权。而在税收促进资源有效配置、调节收入合理分配和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三大经济调节功能当中,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县乡政府主要履行资源配置职能。提供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公共物品和服务是基层财政履行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形式,而便利的 交通 条件等公共物品和服务正是产业链形成和延伸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恰恰由于税收收入划分不均衡导致基层公共产品和服务缺乏财力保障,严重影响了税收优化资源配置职能的充分发挥。由于制度冲突的存在,这种耦合得不好的地方财税体制结构更缺乏激励功能,因而必然是低效率的,不能从根本上为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一种激励机制,从而对于打造和链接三次产业,沟通城乡两个地域的贸工农产业链来说也相当困难。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