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财政税收论文:就提高南昌市国税宏观税负水平的探讨

来源: 2017-09-16 07:19

 [摘 要]本文首先对南昌市国税宏观税负的情况、税负偏底的因素原因进行梳理 分析 ,然后提出几点笔者的对策建议,以期有所裨益。 
  [关键词]南昌市国税 宏观税负 建议 
   
  南昌是江西省第一税源大市,国税收入一直保持全省国税收入1/3强、全市财政收入1/2强的水平,但近几年来,宏观税负水平低于全国和中部其他省会城市水平,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基本情况 
  (一)"两个比重"及宏观税负情况 
  1."两个比重"情况。2004年-2006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分别为11.99%、12.51%、12.71%,三年平均12.44%,高于全省10.67%的平均水平,低于全国17.57%的平均水平。国税收入(不含海关代征,下同)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分别为54.90%、51.91%、52.05%,虽然2006年比2005年略有上升,但总体呈现下降态势,而近三年全省分别为46.19%、46.96%、48.31%,全国分别为50.90%、53.84%、53.16%,总体呈上升趋势,值得关注。同时,尽管中部其他省会城市此项数据平均值也呈缓慢下降态势,但2006年仍高于南昌13.35个百分点。 
  2.宏观税负情况。一是国税收入占GDP比重。近三年南昌市国税收入占GDP比重分别为6.58%、6.50%、6.62%,基本没有增长;而全省同期分别为4.69%、4.93%、5.42%,全国为8.40%、9.31%、9.90%,比重增长较快。特别是与近三年中部其他省会城市宏观税负水平比较存在较大差距,连续三年位列末位。二是国税收入增量占GDP增量的比重。近三年,南昌市边际宏观税负分别为4.61%、6.02%、7.29%,而全省同期分别为4.46%、6.33%、8.94%,全国分别为11.12%、15.53%、14.03%,不难看出,2005、2006年南昌的边际宏观税负低于全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更大。三是税收弹性系数。2004年-2006年,南昌市国税弹性系数分别为0.66、0.91、1.12,低于全省同期0.94、1.35和1.81的水平;而全国同期分别为1.40、1.85、1.51,高出南昌不少。 
  (二)产业、行业、地区税负情况 
  1.产业税负情况。2004年-2006年,南昌市第二产业税负分别为9.39%、8.60%、8.28%,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从全市 工业 增加值增值税负担率指标来看,南昌市工业增值税税负、边际税负和弹性系数连续三年分别低于全省水平。从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比较来看,2004年南昌第二产业宏观税负仅高于郑州,排在第5位,2005年后移至末位。 
  2.行业税负情况。从行业税负分析,行业平均税负、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增值税税负均呈下降趋势。以列入南昌市局监控的176户重点税源 企业 为样本统计,2004年-2006年制造业中仅专用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2个行业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印刷业等8个行业呈逐年下降趋势。通过同业税负比较,可以看出2006年全市制造业中有11个行业税负低于全省平均税负,占可比行业总数的44%,有12个行业税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可比行业总数的48%。 
  3.地区税负情况。以增值税为例,2004年-2006年,南昌市增值税税负分别为2.22%、1.98%、2.01%,13个征收单位中低于全市同期平均水平的有6个单位,11个征收单位增值税税负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 
  (三)分税种税负情况 
  1.增值税税负。2004年-2006年,南昌各类增值税企业增值税税负分别为2.22%、1.98%、2.0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分别为2.23%、2.04%、2.07%;重点税源企业增值税税负分别为2.91%、2.47%、2.58%,其中2005年低于全省重点税源企业平均税负0.85个百分点,2006年低0.73个百分点。 
  2.消费税税负。2004年-2006年,南昌市消费税税负分别为24.59%、24.93%、23.93%,2006年较2004年下降了0.66个百分点。 
  3.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负。据统计测算,受税收政策减免及企业亏损因素的 影响 ,2004年-2005年(2006年所得税汇算清缴尚未结束)全市内资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分别为17.22%、29.77%;外资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分别为17.67%、20.08%。 
   
  二、税负偏低因素分析 
  (一) 经济 层面。从宏观经济及产业结构影响看,南昌是矿产品资源缺乏的城市,近年来原油、煤、金属矿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使制造业面临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增值额减少的压力。如2005年全市制造业国税收入增幅10.84%,低于各行业平均增幅1.89个百分点,带动宏观税负走低0.73个百分点。从部分企业市场竞争力下降影响看,2005年国内增值税增幅仅为9.86%,低于各税种平均增幅2.87个百分点,带动宏观税负走低0.65个百分点。从税源结构不尽合理影响看,国税收入过度集中于一些重点行业和企业,易导致宏观税负波动。如2005年列入市局监控的100户重点税源企业税收增幅仅为6.87%,低于平均增幅5.86个百分点,带动宏观税负走低1.03个百分点。  (二)政策层面。从税收效应滞后 影响 看,近年来招商引资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工业 投入也很大,但是由于建设周期较长以及投产后前期税收效应相对滞后,其实现的税收与产生的GDP不对称,影响了宏观税负的增长。从减免税影响看,2004年南昌国税减免税金5.58亿元,同比翻番,高出税收增幅86.4个百分点,占入库税款比重9.96%,减少宏观税负0.66个百分点。2005年南昌减免国税税金8.15亿元,同比增长46%,高出税收增幅33.3个百分点,占入库税款比重12.45%,减少宏观税负0.81个百分点。 
  (三)核算层面。主要是国民 经济 核算与税收征管差异的影响。一般国民经济核算遵照在地统计原则,而税收征管则需考虑地方财政利益,如省电力、中石化等跨地区 企业 增值税多采取属地预征后再到总公司结算的方式,而其实现的GDP则一般全部统计到当地,两者统计口径存在差异。 
  (四)征管层面。国税部门亟待本着" 科学 化、精细化"的原则,切实采取措施,深入开展税收特别是税负 分析 ,应对征管工作的弱点、盲点,特别是针对部分长期零申报、负申报以及长亏不倒企业,大力加强税源管理,努力破解税收征管难题,不断提高税负水平。 
   
  三、提高南昌国税宏观税负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做大经济总量,实现宏观税负快速增长。大力 发展 经济,积极培植税源,坚持"新型工业化"战略,实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行业并重的政策,把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来抓,不断壮大产业集群,有效促进产业集聚效应。合理引导投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培植发展新税源,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高附加值 电子 通讯、生物制药和 计算 机软件行业,研制开发高起点、高 科技 、高效益的产品,优化产品结构,促进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转化。要培植母体经济,打造经济航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链,培植更多国际化企业,实现资金国际化、技术国产化、产品多元化、资源本土化,走规模经济的发展道路。营造宽松环境,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加快股份制改革步伐,实施资本运作,扩大企业规模,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应对资源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可以通过向资源类企业注入资金,甚至控股,缓解成本上升的压力,提高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加强征收管理,促进征管查互动,实现宏观税负稳定增长。坚持依法征税,大力组织税收收入,遵照"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宗旨,以服务和谐创业、加快富民强市为己任,恪守依法组织收入原则,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做好组织收入工作,确保经济发展成果体现到国税收入上来。加强税收分析,把握税源变化趋势,密切监控和掌握税收收入进度,客观分析收入形势,摸清摸实税源变化情况,提高驾驭组织收入工作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优化申报纳税服务,切实打造"阳光国税"政务品牌,营造公平、和谐、诚信、高效的税收环境,提高申报质量和纳税效率。强化税源管理,拓展税收增收空间,准确分析掌握各工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投产、发展前景和税源变化情况,充分挖掘税收增收潜力。夯实征管基础,提高税收收入质量,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杜绝漏征漏管户;严把纳税申报审核关,将征税防线前移;实施纳税评估,提高税种管理水平。大力实施依法稽查,提高税法遵从度,针对税收征管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检查,狠抓案件查处,增强稽查税款执行力度,确保已查结案件的税款和罚款及时足额入库,震慑涉税违法犯罪分子,维护税法的严肃性。严格目标考核,加大欠税清缴力度,加强欠税核算管理,坚持以票控欠、以退抵欠原则,杜绝新欠,压缩陈欠,促使欠税向有效税源转化,促进税收收入的增长。 
  (三)统筹 社会 资源,营造良好环境,实现宏观税负持续增长。积极构建协税护税 网络,启动社会综合治税工程,建立以"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司法保障、信息化支撑"为主要特征和基本内涵的社会综合治税新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依法管税、税务部门依法征税、纳税人依法纳税、社会各界依法护税的综合治税新格局。努力争取地方政府对税收的支持,帮助协调税务部门与政府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同时,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构建税源信息传递或共享制度,形成全面、实时、动态的税源监控网络。加强部门协作,各经济管理部门以支持经济发展为己任,进一步增进了解,加强协作,尽快实现工商、统计、税务、财政、国库等部门网络联通,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衬,加强对企业经济与税收指标的纵向、横向比对,分析变化趋势,实现动态监控,共同促进地方经济与税收协调增长。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