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财政税收论文:关于中国财政政策演变的规律性认识

来源: 2017-09-19 17:39

 关键词:财政政策;演变;区别对待;国民待遇

  回顾建国以来的 历史 ,在最初的近30年里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 经济 体制,随后的20多年里 中国 经济则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与之相适应,中国财政政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特征。追寻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政策的演变轨迹,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几点 规律 性的认识。

  一、由"区别对待"到"国民待遇"

  "区别对待"的政策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当时国家为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 主义改造,对不同所有制经济和行业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主要表现有二:(1)私营经济承担的税负要大大高于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在征收手续和征收 方法 方面,对公私 企业 采取了繁简不同的策略,给予国营经济最大限度的方便,以此来抑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发展。(2)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也采取了高低不同的税率--- 工业 低于商业,重工业低于轻工业,日用必需品低于奢侈品。由于私营企业从事的基本都是商业和轻工业,所以对不同行业和产品采取高低不同的税率,也同样具有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作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资本主义工商业不复存在,在中国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社会,针对公私经济的"区别对待"的政策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但"区别对待"的政策仍适用于不同的行业。在实施"赶超"战略的背景之下,国家通过低工资制、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财政的统收统支等办法,全力支持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农业部门创造的财富被转移到工业部门去实现,实质上是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高积累、低消费"政策的本身就是对商业和轻工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正是这种"区别对待"的做法,造成了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1979年以后,中国开始了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区别对待"的政策在新的历史时期并没有被抛弃,相反,它被赋予了新的 内容 ,成为中国的财政政策向"正轨"回归的必由之路。

  比如,改革伊始,政府就着手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促进农业的发展;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轻工业的投入,试图通过这种措施缓和农轻重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局面。又如,为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对涉外企业实行较国内企业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与此同时,国家先后决定成立五个经济特区、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以及建立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这些地区享受较其他地区更为优惠的税收政策。至此,中国的财政政策又增加了按不同区域区别对待的内容。再如,为对内搞活、促进非国有制经济的发展,政府逐步放松市场管制,对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给予各种优惠政策。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承担的税负要远远轻于国有经济。当然,对包括外资在内的新兴经济而言,虽然它们在某些方面享受到了优惠政策,但在相当多的领域仍然处于不利的地位。

  应该说,改革之初所实行的"区别对待"政策是对计划经济时期"区别对待"政策的一种纠正,目的是要消除传统体制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这些政策措施对于解放生产力、培育市场机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原有的许多"区别对待"的政策在相当程度上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了,尤其是1992年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制定财政政策是大势所趋。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各种微观经济主体,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也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企业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待遇。1994年税制改革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场经济社会强调公平的主旨。比如,统一国内企业所得税,对国内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实行相同的所得税制度。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第一次在税法中明确了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平等地位。又如,将国内企业所得税税率确定为33%,实际上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33%的税率已经持平,促进了在税收领域国民待遇原则的实现。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与国有经济不断滑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非国有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按照1998年的统计数字,非国有经济创造的产值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也占到了全部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非国有经济力量的增强,进一步要求政府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另一方面,中国在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中国有义务对所有成员国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和市场准入原则。在以上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区别对待"的政策进一步面临着挑战:

  ---1998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趋缓, 私人投资严重不足,在这样背景下,要求政府对民间资本扩大市场准入范围的呼声日高。一旦民间资本获准进入原本由国有资本垄断的领域,那就意味着私营经济将得到与国有经济平等的市场竞争机会。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要求政府给予中外企业以平等的待遇,歧视任何一方都会违背国民待遇原则。中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存在着许多对涉外企业的优惠政策,事实上造成了对国内企业的税收歧视。如果不及时加以调整,势必 影响 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目前 ,这方面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其出台的起因是为吸引外资、扩大对外开放。如果要对中外企业实行一视同仁的待遇,那么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由此看来,财政政策中"区别对待"的成分会不断地削弱,相应地,"一视同仁"的成分会得到加强,这是经济体制演进的结果,也是 时代 进步的要求。

  二、由"生产建设性财政"到"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

  "生产建设性财政"是对计划经济时期财政支出政策的形象概括---国家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满足生产建设的需要,而投入到非生产部门的资金却严重不足。之所以出现"高积累、低消费"的局面,与那个时期特殊的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几乎掌握了全部的社会资源,所以政府 自然 成了社会投资的唯一主体。国家财政资金按最终用途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积累,一部分用于消费。在财政资金总量固定的情况下,积累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增长速度。出于对高经济增长速度近乎狂热的追求,当时的决策者把积累率提高到不能再高的地步,全民消费水平则被定位在以不饿死人为底线。综观整个计划经济时期,生产建设性支出在全部政府支出中占有最突出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高度集中财政体制的逐步瓦解,政府已经不再可能将全部社会资源控制在自己手里了。国民收入分配方式的变化,使社会财富开始向微观经济主体转移。一方面他们的经济力量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改革强化了其利益主体地位,在追求自身利益动机的驱使下,全社会投资必然出现多元化趋势。除了传统的政府财政投资以外, 还应该包括国有企业的自主投资、私人资本投资、利用外资投资等。投资主体多元化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的变化,财政投资不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唯一力量。而且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经济增长已越来越依赖于民间投资,国家预算内财政投资占全部社会投资的比重也越来越小。由于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变化,所以政府有条件放弃计划经济时期的高积累政策。改革之初所采取的一系列"归还历史欠账"的做法,以及后来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的措施,表明政府在有意识地修正计划时期的低消费政策。与之相适应,国家财政资金中用于和平建设的比例持续下降,而用于社会公共产品的投入在财政支出中则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有关数据的统计表明:经济建设支出占全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79年的60.0%下降到2000年的36.1%;社会文教支出则从13.6%上升至27.6%;行政管理支出从5.0%上升到17.4%;在非经济建设支出中,只有国防支出呈下降趋势,从1979年的17.3%下滑到2000年的7.6%.把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合并在一起,这三项公共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在改革之初大约为36%左右,而到了2000年则超过了50%.可见,财政支出重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更深层次 分析 ,将财政资金用于和平建设,意味着政府直接参与了市场经济活动;而对生产建设财政投入的不断减少,则说明政府正在从市场竞争领域退出。从改革以来的实践来看,这种"退出"既是主观选择的结果,也有客观形势的压力使然(比如,改革以来财政的困难),而后者可能起了关键作用。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