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论文: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思考
内容 提要: 云南省 经济 的落后根源于云南省县域经济的落后。云南省县域经济的落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制约因素也是多方面的,要 发展 县域经济,除需在调整产业结构、招商引资、培育特色经济等内生变量上下功夫外,政府的财政支持十分重要。
关键词:云南;县域经济;财政政策
发展县域经济历来受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尤其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体制瓶颈日益凸显,改革进入了艰难的体制创新阶段。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研究 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一、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
(一)县域经济的现状
云南省共有129个县和县级市,其经济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经济总量小。2003年我省县域国土面积占全省的95%,耕地占96%,人口占85%,GDP完成1512亿元,仅占全省的61.49%.县域地方财政收入79.65亿元,占全省的34.8%.根据国家统计局测评:2000年云南县域经济发展指数为全国倒数第3位,比西部平均低2.3个百分点。2003年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云南县域基本竞争力排第28位,没有一个县进入全国的竞争力百强县。县域经济不发达,经济总量小,对全省经济 社会发展形成了极大制约,成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十分严重的 问题 。
2、经济结构不合理。从三次产业结构看,2003年全省三次产业比重为20.3∶43.4∶36.3,县域的三次产业比重为29.8∶37.0∶33.2,与全省相比,一产高9.5个百分点,二产、三产分别低6.4和3.1个百分点。由于第一产业投资收益低,一产比重高,说明社会资金无法向效益更高的 工业 、服务业转移,大量劳动力没有得到最优配置。也说明我省县域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结构性矛盾突出。
3 县级财政自给率低。全省129个县级区划中,有110个需要省财政补贴,占85%.补贴后标准收入仍低于标准支出,存在财力缺口的有89个,占县级总数的69%.有6个县财政支出依赖度超过90%,福贡县高达95.63%. 4 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低。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县域公共 教育 体系、公共卫生体系、社会救助体系、社会危机处理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相对落后。教育普及不够,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观念落后制约县域经济发展。与发达省市区相比,云南的县域经济发展缺乏新思路新举措,尤其是少数县乡政府领导,还没有摆脱旧观念、旧思维、旧习惯的束缚。一是存在封闭保守、小富即安、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小农经济观,缺乏 科学 发展观。二是习惯于等、靠、要和政府包揽的计划经济观。由于贫困县有扶贫政策,富裕县却没有鼓励支持政策,导致不少县级领导热衷于戴贫困"帽子",而且戴上就不愿脱。三是忽视 科技 进步和科学管理,还没有转变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观。四是有的干部弄虚作假严重,缺乏正确的政绩观。思想观念落后的集中表现是:抓抢机遇的意识不强,创新开拓的勇气不足,营造发展环境的措施不力,干事创业的氛围不浓。从而导致县域经济的创新缺乏动力,发展缺乏良好的机制和环境。
2.贫困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低制约县域经济发展。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贫困问题将会长期存在,扶贫开发仍然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按照国家(2000年)核定的 农村 贫困人口标准,2002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65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764万人,占乡村人口的23.8%,其中286万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贫困人口主要聚居在 自然 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干热河谷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差, 交通 不便,科技文化落后,劳动者素质低,人才进不来、留不住,农民出不去,自我发展能力低,返贫率高。
3.县级财力严重不足,收支矛盾突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云南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全省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县市主要集中在昆明、玉溪等少数发达地区,多数县市的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支出却快速上升,收支差额扩大,导致县乡政府只能依靠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维持正常的机构运转和工资发放。由于县域财政支出主要是保工资、保机构运转,公共支出和生产建设性支出的资金很难保证,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4.县级财源结构单一,难以形成新的支柱产业。我省"七五"至"九五"时期开展的县域"减补创亿"及财源建设,在引导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和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受到市场、自然条件、政策环境和观念等因素的 影响 ,项目建设的行政干预多,失误率比较高,财源建设在一些县市没有产生预期效果。 目前 ,绝大多数县市的经济基础还很脆弱,缺少支柱产业,难以支持财政收入快速稳定增长。近几年,受市场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双重影响,我省以烟草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发展速度放慢,难以继续支持县级财政实现新的增收,甚至在一部分县市造成减收。一些县市的传统支柱产业,如林产业因政策因素,甚至趋于消失。从新的财源建设看,一些县市以 旅游 业为代表的新的支柱产业呈现出较好势头,但还难以形成新的财政增长点。在今后几年中,相当一部分县市的财政状况,仍将处于捉襟见肘、收支矛盾突出的境地。
5.城镇化水平低,城市化进程缓慢,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为48%,我国平均为38%,云南县域城市化水平为23.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4.5个百分点,比我国平均水平低14.5个百分点。云南城镇数量和规模均不足,城镇体系不完整,经济实力弱,基础设施落后,功能不全,对周边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小,使得各类要素市场发展缓慢,抑制了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
6.工业化进程缓慢,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工业落后,必然导致县域经济缺乏活力与基础,导致县域经济落后。2003年云南的固定资产投资1021.18亿元,占全国55118亿元的1.85%,排全国第24位。其中,工业投资265.24亿元。工业增加值866.35亿元,占全国53612亿元的1.62%.我省县域经济的总体水平低,关键就在于工业落后,工业成为云南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差距和一系列矛盾问题的焦点。
7.非公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弱小,成为县域经济落后的两大缺陷。经济发展依靠内生动力和外源动力两种基本力量。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非公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两种基本动力的重要源泉。但在云南县域经济发展中,这两个方面都非常薄弱。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与措施
(一)切实解决县级财政困难,创造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财政环境
1.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核定与县级政府事权相适应的财政收入,适度增加县级财政固定收入,减少省州市与县的共享收入税种,调动县级政府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积极性。一是建议将省级财政通过年终单项结算上解收取的农业税价差收入、印花税等省级分成收入全部留给县级。二是建议州市政府将参与县级分成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收入全部留给县级,或者提高县级财政的分享比例。三是建议省级财政对昆明、玉溪两市所辖的6个尚未享受超收全留优惠政策的民族自治县,以2003年为基数,对以后年份的地方收入超基数部分,省级财政不再分成,在体制上将收入增量全部留给县级。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