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财政税收论文:论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来源: 2017-09-20 20:4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实现 经济 目标而用于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是商品经济 社会 中,国家调控社会总供求最为有力的两大经济手段,在协调社会总量与结构平衡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诸项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导政策。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 理论 依据, 科学 界定两大政策协调的目标、途径、有效提高财政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及调控合力,进而实现财政货币政策在深层次高水平基准上的协调配合。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基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构建在其相互关系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基础之上。

  1.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关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原理是 研究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重要理论依据。"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这是马克思在《 政治 经济学批评导言》中的精辟论断;分配和交换作为生产与消费的中介,是生产与消费均衡 发展 的基本保证。如果社会再生产在分配和交换环节出现 问题 ,继而,或因分配的比例与消费需求难于有效衔接,或因产品适销不对路,不能提供足够货币资金以适应流通扩大的需要,部分社会产品难以顺利进入消费环节,延缓社会总产品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周转时间,导致社会简单再生产无法延续和扩大再生产得不到实现的严重问题。因此,有效地调节和管理社会产品在分配、流通环节出现的种种矛盾,包括结构性矛盾与总量平衡矛盾,便显得尤为重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分别施用于分配和流通领域起主导作用的政策调控手段,对克服分配和流通领域中的各种矛盾举足轻重,使社会再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因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别作用于社会再生产两个不同环节,仅限于单纯某一政策手段的调节,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所以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对加快和促进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运行是不可缺少。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协调配合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基本保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协调公平和效率矛盾方面各有侧重,其配合效应体现在:货币政策偏重于效率优先。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首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 规律 ,适应供求关系变化:货币政策主要掌握流通领域,又参与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积累活动,是制约和调节再分配活动重要杠杆,而商业银行偏重于从盈利目标考虑信贷投向,要求货币政策对信贷结构与利率的调节能基本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从而引导资金流向效益好的领域,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财政政策偏重于公平分配。市场经济本身就是竞争经济和效率经济,竞争的结果必然在市场竞争者之间的效率上产生差别,这种差别不仅表现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也表现在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合理的效率和收益差距是提高效率的动力,而过于悬殊的效率和收益差距,则会激化矛盾,也是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财政政策是 影响 和制约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主导环节,以其调节力度和广度,完全能够建立起调节经济利益差别、防止差别过于悬殊的收入分配机制,即运用税收和社会保障手段,限制收入分配的过分集中和过快增长,适当缩小个人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别,防止两级分化,确保社会稳定。只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在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社会效率的前提下,通过调节收入差别,保证收入分配的适度公平,才能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控社会供需总量和结构不可或缺的工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调节社会供需总量和结构过程中的协调配合,是通过相互不同的作用途径与效果体现的: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社会经济结构,间接作用于供需总量平衡;而货币政策直接作用于供需总量平衡,间接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影响。从财政政策调节看,财政对总供给的调节,首先反映为社会经济结构的调节,如财政运用必要的税收惠政策、财政贴息政策、财政投资政策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持"瓶颈"产业的发展和短缺产品供给的有效增加;财政对总需求的调节主要通过扩大或缩小财政支出规模,以结构调节为前提,借以达到刺激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主体是通过中央银行货币投放和再贷款等政策手段控制基础货币量,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等手段控制货币乘数,从而有效地控制社会总需求,达到货币和稳定物价的目的;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在调控社会总需求的基础上也会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如银行依照产业政策和市场盈利水平,选择贷款投放方向,包括产业间、地区间信贷规模的区别对待,客观上起到调节社会经济的作用。可见,货币政策对社会供需总量的调节是直接的,而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节则是间接引导的。因此,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更加紧密地协调调节是直接的,而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节,则是间接引导的。因此,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更加紧密地协调配合、相互扬长避短,在实现社会供需总量平衡的前提下,加快社会供需结构的调节和合理化布局,全力促进社会经济整体协调、稳定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态势 分析

  多年来,我国依据马列主义原理,结合我国的国情,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具体协调配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尚待解决的矛盾。

  (一)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取得的主要成效

  我国经济运行,自1992 年开始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 到1997年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此后进一步坚持改革开放,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目前 整个国民经济已经出现了宏观调控奏效、市场化水平显著提高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1.大力增加财政收入,逐步提高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以增强政府稳定经济的整体实力。增加财政收入,压缩财政支出是紧的财政政策的主导措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低于支出的增长速度; 从1992 年开始, 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领先于财政支出的增长(1994年除外);1997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1.5%左右, 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为48%左右,逐步接近振兴财政的目标比重。

  2.严格掌握货币发行,控制信贷规模,适时调整利率。控制货币流通量是紧的货币政策的中心 内容 。1993-1998年,中央银行强化了货币发行的控制力度,使货币供应量维持在计划目标范围内。同时,为整顿 金融 秩序,控制信贷规模的增长水平,中央银行于1993年两次提高存货款利率,利用金融政策遏制经济过热取得较大成效;而后,中央银行又根据具体情况,相继于1996年两次、1997年多次降低利率,在"从紧"的基础上有效地保证了"适度"的货币政策调控力度。

  3.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投资规模膨胀是我国经济前段过热的重要原因,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中央强化了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措施,停建、缓建部分基本建设项目,使投资规模增长速度从1993年的58.6%,下降到1995年的17.5%,同时还成功地引导资金向农业、基础产业倾斜,使投资结构得到优化。财政支出的另一突出症结是行政急剧膨胀,1980年全国行政经费66.8亿元,1996年达到1041亿元,增长了14.5倍,而同期财政支出仅增长5. 5倍。财政支出的60%-70%以上用于"养人",这不仅挤占了事业发展经费,导致建设资金的奇缺,而且日益成为财政的沉重负担,使收支缺口扩大,直至影响全局的稳定。为此,各级政府结合机构精简和职能转变,压缩行政经费20%-30%;实行政府统一采购制度,运用市场手段管理政府物料购买支出:推行行政经费下管一级等办法,用以节约支出,制止奢移浪费等。

  经过几年的宏观调控,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不仅有力控制了通货膨胀,而且国民经济持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同时经济振荡幅度很小,基本实现了经济"软着陆"的目标。

  (二)目前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有 企业 困难日益加剧,举步维艰。最近几年的宏观调控并未缓解国有企业的原有困难,相反,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更加恶化,效益下滑严重,亏损面和亏损额均大幅增加;国有企业债台高筑,社会负担沉重及长期技术改造不足等老问题,依旧未得到缓解,国有经济占整个国民经济比重不断下跌,到1995年国有企业亏损面达43.7%,亏损额377.9亿元,同比上升20%,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0%, 目前亏损继续扩大;与此同时,企业开工率不足,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加,大批企业职工下岗待业,市场缺乏活力;另一方面,企业资产负债率已超越安全警戒线,高负债经营已经使企业成为银行的"打工仔",生死系于一身。可以说,近几年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当严峻。

  2.目前的财政、货币政策对结构调整成效不大。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虽然对于总量控制卓有成效,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结构上的矛盾,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低、地区产业趋同化严重。据测算北京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9,山西亦达0.92, 反映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即突出表现为产品销售不对路,积压严重。同时,对国民经济中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重点项目投入,特别是对重中之重居基础地位的农业,虽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其发展速度仍慢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尚未改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薄弱地位,"瓶颈"仍不同程度地制约着经济发展。

  3.负数的通货膨胀率显现总需求不足,1998年度8 %增长目标压力较大。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曾多次被剧烈的通货膨胀所困扰,并成为全民关注的经济热点,自1993年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后,通货膨胀指数连续下落,1997年零售物价涨幅只有0.8%,到1997 年底已成了负数,今年1-2月零售物价涨幅为-1.7%,整治通胀取得了很大成绩。 通胀指数变负,意味着不必付出劳动,银行中的存款和手中的货币就会自动增值。然而,这对整个国民经济而言,并不完全是好事,其负面影响超过正面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结果, 决定物价水平的升降。 1997年物价水平的下降,充分说明总需求特别是投资严重不足,通过乘数效应造成整个市场萧条,显现出经济过热的后遗症。与此同时,十二届人大提出了本年度经济平稳、持续增长幅度为8%的现实目标, 但截至1998年6月,第一季度增长率为7.8%,第二季度仅为7%, 较之既定目标具有一定距离,经济增长的方针与总需求不足的近期情况,使国民经济期发展速度超越8%,继而全年增长8%的目标面临着较大压力。

  (三)财政货币政策调控中面临的困难及协调配合的深层次矛盾

  透过上述问题的表面现象出现,我们不难看出在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方面所存在的深层次上的矛盾。

  1.国民经济的"两难"状况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制约。其一是财政状况举步维艰。财政政策主要内容是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通过改变其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来实现的,因此,政府是否有能力改变财政收支的规模结构是有效实现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但此种条件在我国目前还显得十分薄弱。首先,从财政收入看,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逐年下降。1980-1995年,GDP增长了10.86%,年均增长17.9%;而财政收入只增长4.46%倍,年均增长11.98%。财政收入在1993 年前增长缓慢,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79年的28.4%下降到1995 年的10.7%。1993年以来财政收入每年约增长900亿元, 但增加额中包含着物价上涨的因素。实际的增长十分有限。这反映了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财力的下降直接影响到财政宏观调控力度。其次,从支出方面看,财政支出增长快于财政收入增长,财政支出刚性化,行政管理费和各项事业费支出保持高速增长,赤字规模不断增大。1980-1995年,财政赤字从68.9亿上升到666.8亿元,增长8.68倍, 年均增长16.34%,远远超过财政收入年均11.98%的增长速度。为弥补巨额赤字,财政被迫大量举债。目前,中央财政支出中的1/2以上要靠借债来维持。中央财政内债规模从1990年的187亿元增加到1995 年的1537亿元;内债依存度从1990年的14%上升到1995年的21.3%,已突破了国际公认的20%的水平。据预测,照此速度发展,到2000年,年发国债将达8000亿元。这种状况的必然后果是财政政策作用弱化,预期的调控力度和效果难以实现。1995年,财政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力度由1978年的77.6%降为2.6%。受财政困难影响, 国有企业生产运营中应补充的资金长期得不到增补;国家政策性银行资金难以到位,资金来源严重不足,迫使政策性银行插足商业性业务。总之,财政已基本上陷入只能保吃饭,无力搞调控的境地。与此同时,有限的财力还严重分散,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中央财政收入中,固定在各部门手中的财力份额也较大,严重制约了中央财政的调控能力。

  其二是金融形势不容乐观。主要问题银行经营效益下降、债务问题突出, 资产质量恶化, 对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产生较大压力。 1994年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经营收益率平均为0.32%;1995年各银行基层亏损的状况有增无减,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基层行亏损严重,导致四大银行中三家全线亏损。造成银行经营状况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银行不良资产包袱沉重。1994年底,全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的19.7%,其中90%以上浓缩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银行应收未收利息一直呈上升趋势,这表明仍有相当部分不良资产潜伏于正常贷款之中,再考虑未计入的利转本金和应计未计的亏损,真实不良资产的比重会更大。由于居民储蓄占社会资金来源的70%,银行承担着储蓄转向投资的责任和风险,在当前的经营形势下,银行的信贷投入未形成相应效益,其结果必然导致信贷资产的低质量增长,如要任其发展,居民债权与企业债务的矛盾必将暴露,这对整个金融形势将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并且,银行不良资产的日益增大,也将影响到目前货币政策:商业银行既是货币政策的调控对象,又是货币政策的传导者,通常会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化按利益最大化原则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从而最终影响到企业和公众的经济行为,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的目的;其调整自身经营的条件是资产负债的流动性,但目前据有关人士估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真正转动的资产不到30%。凡此种种,无不意味着银行潜伏着发生危机的可能性。这种状况,也使中央银行在制定执行货币政策时进退两难。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