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论文:关于财政理论发展源流的概要回顾及我的“公共财政”观
摘 要: 财政是以 社会 权力中心为主体的、"以政控财,以财行政"的分配关系。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导向转轨的不断深化, 中国 财政 理论 在吸收国外理论成果和相关政策实践经.验之中不断丰富自己。本文对财政理论的源流试作一个由西方而中国的概要回顾,进而考察近年中国 经济 管理部门、社会公众与财政理论界已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公共财政"概念的要点,并阐明作者基于中文语境中"公共财政"的基本导向和四大基本特征的认识而形成的公共财政观。
关键词: 公共财政,公共性,公共产品,收缩生产建设职能,财政理论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导向转轨的不断深化,中国财政理论在吸收国外理论成果和相关政策实践经.验之中不断丰富自己, 研究 者们正在建立和 发展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和 现代 化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相适应的、力求更深刻和全面的财政理论学说。
一、西方财政理论简要回顾
财政基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英国重商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托马斯.曼倡导的"贸易差额论"、"国防财政论",是西欧各国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 时代 的产物。威廉.配第的《赋税论》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财政学专著。他被马克思誉为"现代 政治 经济学的创始者"和"统计学创始人"。他还在《赋税论》和《政治算术》中提出了"公平"、"确定"、"简便"、"节省"的赋税四原则。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发展,德国新 历史 学派的代表人物瓦格纳在他的著作《财政学体系》(1877-1901)、《社会的财政政策和社会的租税政策》(1891)以及《财政学和国家社会主义》等一系列论文中,提出强制性的共同经济组织位于个别经济组织之上,必须保障历史所赋予国家的任务得以完成。他提出累进税制,阐述"国家经费膨胀 规律 ",强调通过国家"租税政策"干预投入和所有的分配,其社会改良思想意在缓和阶级矛盾和贫富分化。此后,现实生活中的个人所得税制和再分配调节逐步发展。
萨缪尔森等人阐述的公共产品(公益品)理论和布坎南强调的公共选择理论,都对现代公共财政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宏观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发展促进了公共经济学的发展。然而,作为财政学在当代的前沿形态,"公共经济学很可能是经济学中最充满矛盾的领域。它所研究的领域一向是经济学科中的核心问题--无论是从正面研究还是从迂回曲折和不怎么直接的方式研究:哪些方面必须靠公共部门?如何靠?然而它经常在经济学的边缘探讨,越来越与伦 理学 、政治学、组织机构研究(公共抉择与制度经济学)相联系……"
二、中国财政理论的演进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财政理论体系的构建
新中国建立初期,便曾有过对财政本质的讨论:"把唯物辩证法 应用 在财政现象的研究上,立刻使我们和束缚于旧 方法 中的讲坛学者们不同,循着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使我们能够揭露出财政现象的本质,发现其无限错综和丰富的 内容 。这是创立新财政学之路。"《新财政学教程》指出:"财政是国家在满足它的需要上,进行社会财富的分配和再分配的经济行为。"这一概念,已经明确地包含了"国家"和"分配"这两个国家分配论的基本要素。这一阶段,财政理论的主要来源还是从前苏联引进的占据统治地位的"货币关系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流派,比如"价值分配论",认为国家参与价值的分配,必然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首先是在各个阶级之间形成一系列的分配关系,而这些分配关系--国家分配价值所发生的分配关系,就是财政现象的本质;还有"国家资金运动论",认为社会主义财政就是社会主义国家资金所体现的经济关系,而国家资金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所能掌握和运用的全部资金,包括长期运用的和短期运用的,集中运用的和分散运用的,可供分配使用的和只能作周转的。这就是说,它包括国家预算、国家银行和国有 企业 所能运用的全部资金。至于集体所有制单位和居民个人的资金,当国家以征收税收、吸引存款和储蓄等方式,把其中一部分转入国家手中的时候,这一部分资金就进入了社会主义财政的范围。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财政理论界在提出和发展国家分配论的过程中,对来自前苏联的"货币关系论"进行了全面批判,使"货币关系论"最终失去了主流地位,关于财政理论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国家分配论。如许廷星教授等较早提出了相关理论,认为货币关系只是货币职能的表现形式,不能反映财政的本质。许教授从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入手,根据参与分配的主体把社会再生产中的分配区分为经济属性分配和财政属性分配两大类,于1957年在国内首次明确提出了"国家分配论"或称"国家分配关系论",认为"财政的本质是国家凭借其主权,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过程所形成的分配关系。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正是这种以国家为主体的财政属性的分配关系。"还有邓子基教授1962年提出相关的财政本质定义:"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本质……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并以其为主体无偿地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所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简称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或财政分配关系。"于1964年在大连召开的第一届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上,中国财政学界初步形成了国家分配论的主流地位,陈如龙同志、许毅教授等的思想贡献和组织贡献对此产生了重大影响。抚今追昔,一大批中国前辈学者的学术建附和理论贡献,后人是难以忘怀的。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财政理论
随着改革开放,西方财政理论开始传入国内,并伴随着对传统体制下一些主流观点的反思,特别是结合经济、社会、财政转轨变型的实践探索与丰富信息,出现了对"国家分配论"的一系列争论,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流派。如"共同需要论"是以何振一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观点为代表,认为财政是由于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和剩余劳动之后,发生了社会共同需要而产生的。它的实质是人们为了满足共同需要而对社会剩余产品进行分配所发生的分配关系。还有"剩余产品分配论",则是以王绍飞的观点为代表,认为……财政是由剩余产品形成各种社会基金的一个过程,始终体现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剩余产品的分配关系。许毅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后大力倡导"广义财政学"的学科建设;"我本人则在1998年明确提出了财政基础理论"从国家分配论"到"社会集中分配论"的发展思路。
尽管关于公共财政的讨论已展开十余年,但对其具体定义与内容,仍不具备一个无争议的表述,客观上迄今也不存在一个关于公共财政框架的严丝合缝的全面设计蓝图。我认为,首先还是应把公共财政看作经济社会转轨中财政转型的一种导向,财政作为一个理财系统,要按照何种导向来运行,才能最好的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战略目标的要求呢,回答就是公共财政。所谓公共财政是一个政府和财政职能调整的基本思路和导向。从我国现实出发,在传统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需要这样一个财政职能和财政形态调整的基本导向,这个导向,我们即概括为公共财政的导向。这种导向下,强调了财政必须顺应改革,体现政府职能和理财系统自身职能的深刻调整。随着国家职能的转变,以国家为主体的财政分配行为势必发生一系列的内在变化。包括财政的分配范围、收支内容和运行特点及调控方式,都与计划经济体制有所不同,而且财政分配和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变。这些变化,都可以并应当提高到财政形态转变的高度来概括和认识。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