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经济学论文: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来源: 2017-09-22 23:13

  [摘要] 从顺应 旅游 市场、促进地方 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保护农业文化传统和景观四个方面论证了黑龙江省开展农业旅游活动是很有必要的,然后从市场、技术、环境社会 文化四个角度探讨了农业旅游在黑龙江省进行开发是条件完备,完全可行的。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农业旅游 必要性 可行性 
   
  一、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农业旅游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交叉与渗透的产物,以农业养旅游,以旅游促进农业的良性互动机制的建立,将发挥经济、社会、环境与文化四大效益,而鉴于 目前 国内外农业旅游的 发展 趋势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发展黑龙江省农业旅游是必要的,且有着重大的意义。 
  1.顺应市场导向和旅游发展趋势的需要 
  人类 历史 经历了数千年的农耕社会,沉淀了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已经根深蒂固地植根于人们的意识中,并形成难以消融的乡愁;与此同时,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生活空间日趋缩小,逐渐失去了与 自然 的亲密接触;而随着生活水平以及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的旅游观念也发生着转变,厌倦了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对生态、体验和 教育 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比起舟车劳顿,更喜欢趋于近距离亲近自然的、生态与健康的休闲活动;还有很多城市人因特殊的历史背景(如"北大荒"时期的知青),渴望旧地重游,体味过去;长期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尤其是青少年也缺乏对于 农村 、农事和大自然的基本了解。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从热门拥挤的旅游胜地疏散到广阔的农村,体验幽静的田园生活,感受乡村田野宁静、清新的空气和纯朴的民风,成为新的 时尚 休闲,满足了城市人舒缓工作压力、老年人向往闲适生活、年轻学子扩大知识视野和陶冶情操、外国游人感受 中国 乡土文化和风土民情等不同层面的多种需求。尤其在2006年"中国乡村游"主题的推出和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评定活动,大大推进了全国各地的农业旅游发展。国内外农业旅游发展热潮的到来,使更多的旅游者认识农业旅游,也使更多的农民群众认识到它的优势,发展农业旅游。黑龙江省发展农业旅游是顺应市场导向和旅游发展趋势的需要,必将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 
  2.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农"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黑龙江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作物种植一年一熟制,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民收入低,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发展农业旅游能够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新农村建设。国家旅游局要求各省区市旅游部门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制定的《黑龙江新农村建设规划(2006-2010年)》中,提出了"大农业"和"大旅游"的结合。发展农业旅游完全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是农村发展和建设模式上的一种创新,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种有效途径。 
  (2)促进城乡交流,提高农民素质。农业旅游所带来的信息交流,有助于农民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农民的市场经济的意识,更多地了解到国家的方针政策、 法律 法规等信息;而且相对于传统农业来说,要讲究旅游业六大要素的配套发展,提供规范服务,对劳动者的技术和文化水平要求较高,这促使劳动者 学习 和掌握 现代 科技 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也带动了农村教育整体发展。 
  (3)扩大劳动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农村大量劳动力过剩,是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一个重大 问题 。发展农业旅游,农民在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开展旅游接待,经营各种形式的项目,亦农亦旅,这样既能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也能实现财富向农村的转移。由于农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减少流通环节,增加附加值,不但满足了游客的旅游需求,也带动了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帮助农村脱贫致富。 
  (4)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旅游者在农业旅游中所追求、所享受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是返朴归真的体验,幽静的田园,清新的空气,碧水蓝天的环境是吸引旅游者进行农业旅游的前提,在开发农业旅游时必须选择生态效益型的发展模式,防止过度开发而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有这样的农业旅游才有生命力,才能得到旅游者的青睐,从而进一步地促进村容村貌的改善,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3.加快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使传统的低效益农业向现代化高效益农业转化,从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向综合开发型农业模式转化,一直是我省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发展农业旅游,将多形式、多渠道地丰富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农业旅游的发展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协调农村经济结构的比例关系,带动农业产业化、农业基地和市场建设。 
  (2)优化旅游业产业结构。现在很多的风景名胜区已经人满为患,尤其在集中假期更是超过了景区的环境承载力,而且传统的观光游览也无法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旅游需求层次的需要。开展农业旅游丰富了黑龙江省旅游产品的类型和内涵,延伸都市旅游产业链,也优化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结构,开拓新的旅游空间,缓解黑龙江省旅游热点地区压力,形成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4.保护挖掘传统农村景观文化遗产的需要 
  我国广大农村几千年来形成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是我国古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是发展农业旅游可以利用的最珍贵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受到现代农业的冲击和认识上的误区,许多农业文化遗产类型已经或正面临着消失的威胁,传统农业文化面临着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城市化进程、生态环境恶化等冲击。而通过深入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旅游,使旅游产品的类型不断丰富的同时,也使当地农民认识到农村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更加注重对当地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和挖掘,使古老的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得以传承和发扬。全方位地保存这些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农业景观与文化遗产,不仅对我省、乃至中国、对全球农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1.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开发的市场可行性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都市化现象显著,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到乡村亲近绿色自然、疏缓心理压力、参与户外活动便成为了城市人共同的心理需求。农业旅游市场也正是立足于城市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大城市人口是农业旅游市场主体的所在,是占有绝对多数份额的目标市场。农业旅游的主要辐射范围在距市区1~2小时汽车的地方,而黑龙江省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5个,客源丰富,可见黑龙江省发展农业旅游的市场潜力巨大。 
  2.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开发的技术可行性 
  科技是农业旅游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黑龙江省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第12位,全省现有26个中央直属科研院所,121个省属科研院所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近120万人,科技人力资源列全国第七位。形成了以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和八一农大为核心,以省、市、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体,覆盖全省较为完整的农业研发和推广体系,农业科技贡献率达49.5%,良种繁育、模式化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 应用 居国内领先水平,这些都为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开发农业旅游提供了科技支撑。 
  3.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开发的环境可行性 
  (1)自然环境优越。黑龙江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北端,拥有肥沃的黑土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类型齐全独特的自然景观,蕴含着草原、森林、湿地、冰雪、火山、江河、湖泊、温泉、冷泉、珍禽(丹顶鹤)、异兽(东北虎)等;而且这些资源地域差异性较明显,黑龙江省西部旅游区域旅游合作中推出的西部旅游线就以其特色突出、差异明显成为中国"完美旅游路线",囊括了哈尔滨的俄罗斯风情建筑、大庆的石油文化、林甸温泉、齐齐哈尔的鹤文化和尼尔基湖、五大连池的火山地质地貌、黑河的界江口岸,以及以大森林大黑土为核心资源的大兴安岭;除此之外,某些资源还有一定的垄断性,如在新的旅游合作项目--"中国'四极'旅游"中,黑龙江省就拥有中国两个地理位置极点--北极漠河(中国惟一可以看到极昼及北极光的地方)和东极抚远(中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丰富的农业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四季分明的气候为黑龙江省发展农业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良条件。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