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财政税收论文:陕南汉中生态旅游产业整合开发战略分析

来源: 2017-09-23 20:55

   摘要:从陕南汉中的生态 旅游 资源现状出发,在分析了陕南汉中 发展 生态旅游产业的必要性之后,确定了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总体指导思想,并就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优劣势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汉中生态旅游产业整合开发战略和重点产品设计开发思路,为陕南汉中生态旅游产业的整合开发确定了战略框架和具体的思路方案。 
  关键词:陕南汉中;生态旅游;整合开发  
   
  一、陕南汉中生态旅游资源谱系 
   
  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处于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中心地带,中部是汉江和嘉陵江滋养的富饶盆地。1994年汉中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 历史 文化名城,2002年被国家确定为生态建设示范试点市。近年来,汉中先后被评为 中国 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和世界特色魅力城市。汉中两汉三国文化底蕴厚重,人文历史资源十分丰富, 自然 风光独特秀丽,已形成了以"汉"(历史文化资源)、"绿"(生态资源)、"水"(水系及水利资源)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分布带,具备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突出比较优势。 
  纵观汉中旅游资源,它具有生态资源类型多样、过渡地特征明显、南北物景兼容,自然景色质朴、生物多样性显明,美学特征突出等三大特点,其"青山绿水汉文化"的资源定位更是将生态旅游概念打造的十分形象突出,因而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旅客。 
   
  二、陕南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原因分析 
   
  生态旅游"的含义是指不干扰、不破坏和不污染自然环境的负责的旅游,其目的是享受自然观赏自然和保护自然,并通过生态旅游使居民在社会、 经济 和文化发展等方面获得一定的收益。生态旅游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全球引起了很大反响,各国纷纷在生态旅游的开发实践中研究、丰富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内涵,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合理开发和管理生态旅游产业。有学者运用定量与比较分析法,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提出生态旅游开发的5个成功要素以及24个相应策略。近年来,生态旅游产业正以不同寻常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发展,如澳大利亚的生态旅游产业已形成年产值1亿澳元的规模产业,日本每年有约1 200万出国旅游者从事探险和生态旅游。有资料显示:在世界普及的四种新兴旅游活动中,生态旅游居首位,其次是文化旅游,参与性旅游和休养保健旅游。由上可见,就国外的情况看,无论是研究领域还是实践活动,生态旅游正以一种新的方式和理念受到广泛关注。我国的生态旅游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尚处在发展阶段,而生态旅游的开发实践研究是近年来才受到广泛关注的,起步虽然较晚,成果却很突出。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调查统计,目前,国内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年旅游人次接近2 500万,年旅游收入近5.2亿,一些生态旅游区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 
  陕西"十一五"规划纲要已将旅游业作为六大特色产业对待,旅游业尤其是生态旅游产业作为21世纪陕西的先导产业地位已确立。 
  陕南有着丰富的山水资源和珍稀动植物资源,两汉三国文化底蕴十分厚重,自然生态资源的独特性与人文资源的无可替代性使其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特色业的比较优势,汉中市政府也将生态旅游列为六大绿色产业之一来开发。 
   
  
  三、汉中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指导思想和基本定位 
   
  (一)汉中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1."做南"的理念,即形成和强化汉中的南国风光形象; 
  2."做特"的理念,即依托汉中的生态特色资源,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借助中国最佳魅力城市和世界特色魅力城市的效应,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3."做古"的理念,即发挥汉中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优势,形成古色古香的建设风格和品位。 
  (二)汉中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 
  1.经过5-10年的发展,使生态旅游产业成为汉中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先导性支柱产业; 
  2.陕南观光、度假、休闲、旅游、探秘访古的基地; 
  3.我国西部连接西北、西南的重要旅游节点,陕、川、渝、甘交界区域唯一融江南风光、西北风情、西南风俗于一体、两汉三国历史文化生态考察的旅游中心。 
  4.具有国际意义和全球影响的,以大熊猫、朱鹮等珍稀动物为特色的生态科考及汉文化研究为特色的生态和历史文化名城。 
   
  四、陕南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经济学基础 
   
  (一)优势: 
  1.世界性旅游业的大发展,使旅游已成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 
  2.借势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整体攻势,汉中生态旅游业可以进一步扩大影响,争取发展政策; 
  3.汉中市被列入陕西省整体旅游开发格局的次中心; 
  4.秦岭的旅游开发。陕西省已经把秦岭的整体旅游开发和品牌营销列入重点,积极加入陕西的整体开发,是汉中旅游发展的重要机遇; 
  5.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也是陕西南水北调的水源地,借助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开发汉江探源,汉江生态,汉江观光等旅游项目; 
  6.西安到成都高速旅游铁路建成通车将改善汉中市的 交通 条件,缩短与西安,成都的距离,并被纳入西安,成都辐射圈内; 
  7.汉中是世界上唯一的朱鹳、熊猫金丝猴、羚牛四大珍稀动物同时生息繁衍的地方;汉中已被确定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生态自然资源是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两大优势。这些以"两汉三国"为主题的文化遗产和汉水、秦岭、巴山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汉江两岸底蕴深厚的风俗民情,构成了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业十分优越的条件。 
  独特的区位优势也有利于加强同周边城市特别是西安、成都、重庆、广元、巴中等主要区域的联系和合作,大力发展过境旅游,共同打造跨区域旅游热线。 
  (二)劣势 
  1.全方位的竟争加剧 
  汉中有世界级的生态旅游资源,但目前尚未经世界级认证。西汉高速公路的贯通,一方面将为汉中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开发滞后,南来北往的人流很可能会成为汉中的匆匆过客,甚至原有的过路游客也会直奔四川成都,汉中生态旅游的发展将会受到极大威胁。 
  2.区域经济基础脆弱 
  全市经济总量偏小,优势财源产业较少,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较弱,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和就业压力较大,不同程度制约了汉中的发展速度。
  3.中心城市旅游功能不完善 
  能够充分反映汉中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一称号的历史面貌已经不够完整和突出。 
  4.旅游季节性的不利影响 
  汉中旅游业旺季集中在4-10月,淡季长达5 个月,导致旅游配套设施大量闲置。 
  (三)机遇 
  1.世界性旅游业的大发展,使旅游已成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 
  2.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借势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整体攻势,汉中生态旅游业可以进一步扩大影响,争取发展政策; 
  3.陕西良好的旅游发展基础和环境; 
  4.汉中市被列入陕西省旅游整体开发格局的次中心; 
  5.秦岭的旅游开发。陕西省已经把秦岭的整体旅游开发和品牌营销列入重点。积极加入陕西的整体开发,是汉中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机遇; 
  6.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也是陕西南水北调的水源地,借助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开发汉江探源、汉江生态、汉江观光等旅游项目; 
  7.西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已大大改善了汉中的大交通条件,缩短了与西安、成都的距离,并被纳入西安、成都辅射圈内。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