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财政税收论文:财政资金项目持续发展评价

来源: 2017-09-25 00:40

 一、 开展财政资金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估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评估反映项目完成后,后续政策、资金、人员机构安排和管理措施等影响项目持续发展的因素,以及项目实施对人、环境、资源是否带来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评估可以从总体上协调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全面监测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 综合分析研究和有效治理项目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从而保证项目所在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得以协调与持续发展。开展财政资金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及时发现问题 ,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评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整体水平, 有助于揭示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等,以便于进一步分析矛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将信息及时提供给政府部门,便于他们制定相应的对策, 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二)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建立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评估体系,可以形成一套有效的评估系统,利用这套评估体系可以进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分析, 制定在未来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规划, 从而为政府的宏观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三)引导各级政府完成可持续发展目标

建立完善的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后,可以利用该体系引导各级政府结合地方情况及发展的需要,提出具体的方案和有关规划,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 提供公众的支持与参与,带动公众参与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保证各级政府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完成。

二、 财政资金绩效可持续发展评估概述

(一)可持续性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于当代人要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基础的发展,基本内容包括了社会、经济、生态、科学技术等方面,主要特征是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开发新的资源,使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二)可持续性发展评估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评估是针对保障项目持续运行并发挥成效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评价, 这些因素包括项目管理或运行机构的持续性、 项目产出的维护和利用、 制度保障以及项目的技术先进性等。因此,可持续发展评估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 评估项目的管理或运行机构的设置、人力资源、经费等能否满足项目持续运行的需要;2. 评估项目的产出能否得到持续的维护和利用;3.评估项目运行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否得到持续性实施;4. 评估项目科技进步性, 科技进步性可通过项目设计的先进性和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两方面评估。

(三)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是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 结合所评估对象的特点, 能够定量评估所描述对象可持续发展过程的指标集合。这种指标集合是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有关指标的有机组合, 而不是指标的简单拼凑和堆砌, 适用于对复杂系统的多指标综合评价。 多指标综合评价, 是指把多个描述被评价事物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且不同量纲的统计指标,转化为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以得出对被评价事物一个整体评价的方法系统。 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包括多个统计评估指标,这些多个指标是分别描述被评估对象各个不同方面和层次, 包含被评估对象的全面信息。 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还需要把各指标评估值合成在一起,得到一个整体性的评估。 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不仅仅是一个方法, 也是方法系统。

三、 财政资金绩效可持续性发展评估的方法

财政资金绩效可持续性发展评估的方法可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功效系数综合评价法。

(一)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 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 这种方法可以用较少的变量去解释原来资料中的大部分变异, 将许多相关性很高的变量转化成彼此相互独立或不相关的变量。通常是选出比原始变量个数少, 能解释大部分资料中的变异的几个新变量,即所谓主成分,并用以解释资料的综合性指标。 主成分分析法用于项目可持续性发展评估主要有以下优点:

1. 既充分利用尽可能全面的信息 ,又不特别依赖于某一单项指标, 从而避免因某项指标选择不当而影响整个分析过程。 2.在确定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时, 用原来单项指标线性表示综合指标过程中, 各原指标的权数不带有人的主观意识,比较客观科学,从而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3.由于是将各原指标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便于反映指标的综合效能,有利于被评估对象的比较。

(二)功效系数综合评价法功效系数综合评价法是指根据多目标规划的原理, 把所要考核的各项指标按照多档次标准, 通过功效函数转化为可以度量的评价分数, 据以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总体评价得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可操作性强, 可直接地看出所研究对象的发展情况及趋势。

(三)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系统工程对各要素的排序原理, 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表示为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即层次结构模型,再通过项目的两两比较、判断和计算,对财政资金项目方案的优劣排序。 对可持续发展系统而言,各子系统分属不同类别,彼此间指标相关程度小, 对其权重的确定属于估计权重的确定范围, 即从被评估因素的重要程度来确定权重。 因此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 再进行加权比较合适。

四、 财政资金绩效可持续性发展评估共性指标的构建

(一)构建评估指标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 所谓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的科学性, 就是要求可持续发展指标的选择和设计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理论、环境生态理论及统计理论为依据。 科学性原则要求评估指标的概念必须明确, 指标的选择应有科学的依据 (要注意选那些稳定性强、相关性好、能较好反应可持续发展变化的指标),统计计算方法也应当规范,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度量和反映可持续发展的程度, 以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目标性原则 。 每个项目应结合本国或本地区的具体情况, 确立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指导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评估体系必须能够反映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 因为可持续发展指标本身就是用来监测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过程的, 同时有助于将社会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战略目标的实现及关键问题的解决上来。

3. 完备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评估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应能够比较全面反映和测度被评估区域的主要发展特征和发展状况。 但一味追求指标的完备性, 很可能导致所建立的指标体系非常庞大,数据获取困难,无法在实际中应用。 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的建立, 在坚持完备性原则的情况下,还应注意评估体系的可行性,要求指标内容应该尽量的简单, 具有较强的可比性,而且数据容易获取,操作性强,应尽量采用综合性指标。

(二)共性指标的构建

1.评估项目持续运行的指标 。 应考虑与项目相关的人力资源对项目的满足程度、 项目获得的经费对项目运行成本支出的满足程度和项目所设置的运行机构持续运行的程度。

2.评估项目产出是否能够持续维护和利用指标。 应考虑项目设施的持续利用程度、 项目设施维护的持续性程度及项目成果管理的持续性程度。

3.相关政策对项目持续性保障程度的指标。 应考虑是否存在优先发展该项目的政策以及该政策对项目持续性发展的满足程度。

4. 评估项目科技进步性的指标 。应考虑项目设计的先进性 (可分为国际领先或先进、国内领先或先进、省内领先或先进和不先进四个等级) 以及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 (可分为国际领先或先进、国内领先或先进、省内领先或先进和不先进四个等级)。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