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论文:5W模型完善税收分析机制探讨
摘要:搭建5W模型分别从WHO(谁来做税收分析)、WHAT(税收分析做什么)、WHERE(在哪做税收分析)、WHOM(为了谁做税收分析)、WHEN(什么时候做税收分析)五个角度阐述税收分析主体、分析方法、分析地点、使用对象等。本文将集中探讨在税收分析工作机制中搭建5W模型,对于该项工作开展的相关有效性和建设性。
关键词:5W模型;税收分析
税收分析工作在保障税收收入任务,加快税收现代化进程,全面推进税制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参与国际税收合作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印发的通知》(税总发〔2014〕94号)中明确指出,"完善税收分析工作机制对于逐步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为税收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当前税务部门的税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仍然突出,例如常态化的税收分析工作机制尚未形成,缺乏横纵向尤其是有特色的横向比较分析,创新角度分析不够等,所以目前亟须进一步发展宏微观结合,上层理论性与基础可操作性相结合的税收分析方法。
一、WHO-谁来做税收分析
当前,税收分析工作主要是各级税务机关中的会计部门承担,在工作流程上,报表汇总与常规写作形式较为传统单一,尤其是分析数据变化较大的项目时,由于各部门之间配合不足,税收分析片面化、数据采集失真性,分析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缺乏深度挖掘,造成税收分析质量不高,不利于提高税收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所以解决好"谁来做税收分析"的问题是做好税收分析工作的重要一步。征管部门作为接触税源第一部门,应及时掌握税源变化情况并反馈,保证税源数据的及时有效性。信息部门要切实加强数据管理,研究制定数据管理工作规范,从数据口径、数据采集、数据质量、数据共享、数据应用和数据安全等方面对数据管理进行全面规范,促进数据的有效集中和高效应用,实现多维度、深层次、准实时的数据查询。另外,税收分析主体是税务机关,客体是经济指标、经济税源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资源,完善税收分析机制,税务部门必然要掌握真实准确的客体数据。目前,数据来源主要是通过税收征管和信息部门采集后的"二手数据",在保证数据的及时传递性和瞬时变化性上存在一定滞后和偏差,所以税收分析的主体可以适时的转变,从税务机关"走出去",大型企业的税务会计人员、统计局的经济分析人员等直接掌握税收分析数据来源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其税收资源,更为直观地进行深度税收分析,形成分析合力,对于税务机关的分析机制会形成良好的反馈回响。因此,税收分析要与培养高水平的人才队伍相结合。提高税收分析人员素质、提升税收分析能力是做好税收分析工作的根本。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分析人员的专业培训,同时要在税务系统中积极推广优秀的分析成果,开展经验交流,拓宽分析思路,提高整体水平。
二、WHAT-税收分析做什么
税收分析对经济税源调查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对税收政策执行及税收征收管理活动作出客观的评估和预测。这需要运用一元或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数理统计理论和方法,借助先进统计分析工具,利用历史数据,建立税收分析预测模型,对税收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相关度进行量化分析。但从现行的税收分析数据管理模式来看,尚未形成统一合理的统计分析指标体系,数据挖掘力度不深且由于不同时点数据的需求变化,导致统计口径不一致,税收分析标准不一,严重影响税收分析的质量。完善税收分析机制,要做到不断创新,突破原有数据统计和固有的税收分析模型,健全和完善税收分析指标体系和数据统计方法,同时更要注重与实际经济运行现状相结合,做到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切勿"一刀切"。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税收分析要做到各有特点,宏观分析全面真实,微观分析详细准确。另外,在数据资源管理方面,充分利用税收信息化改革红利,统一数据采集标准,统一数据指标口径,明确数据定义,广开数据来源渠道,各部门集体搭建数据共享分析应用平台,同时对上传数据及时审核检查,确保异常数据及时清理,提高数据整合应用力度。信息部门负责建设操作简便的数据查询综合平台,为各部门查询税收数据提供方便,保证数据完整准确性和真实及时性,充分挖掘税收数据,推进税收分析机制的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因此,税收分析要与各部门协作配合相结合。税收分析是一项时效性、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系统内外、部门之间相互协作、信息共享,打破现在各部门各自为战、缺乏协调统筹的局面,应建立横向统筹互动、纵向紧密联动的税收分析机制,为提高税收分析的质量和效率奠定基础。
三、WHERE-在哪里做税收分析
税收分析分为宏观和微观分析,宏观分析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税收指标的分析,针对税收反映出的经济运行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从宏观层面揭示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税源管理和征收情况是否正常。微观分析则是通过对重点企业或行业进行税收统计,利用大量的有价值的涉税信息,对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纳税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审核、评价、判定。这就要求,要想做好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绝不能闭门造车,而应走出去充分调研,到相关部门和企业详细调研涉税信息,深度了解经济运行情况和企业经营状况,而不是从单一、间接的税收资料获取数据。宏观税收分析时,为了掌握真实的宏观经济或行业整体发展态势,税务部门应与统计、国土、房管、发改委等部门建立完整、规范、成熟的信息交换制度,共享分析基础资料,及时、准确获取相关经济指标,为做好税收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从而保证税收分析效果,为制定下一阶段经济指导性政策做出贡献。微观分析针对的是某一具体企业,所以要想提高税收分析质量,利用税收数据应用平台采集的企业基础数据往往不够全面,诸如企业产值、产量、销量、库存、用工情况等数据未纳入系统进行管理,所以为保证微观税收分析的真实准确,必须深入企业了解实际运营情况,实际调查研究税源规模和变化趋势,包括税收收入的前景、纳税人的税负异常情况、税收收入结构变化情况等,从而提高税收分析的可信度。因此,税收分析要做到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运用税收与经济运行中的宏观微观数据,开展重点指标比对,利用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的数据开展各个层面的比对,寻找征收管理中的薄弱点、问题点,为征管、评估和稽查工作指明方向。
四、WHOM-为了谁做税收分析
税收分析从税务部门的整体角度出发,以统计资料为依据,运用特有的分析指标方法,分析税务工作动态、征管措施、税收规模、税收水平、税收结构等情况,以此反映税收征收、税源变动等税收现象的内在联系、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现象。税收分析结果的使用对象主要是税务部门、政府经济部门、商务部门等。税务部门利用税收分析对税收政策措施实施效果进行监测,编制下一阶段税收计划,完善税收征管措施等。政府经济部门利用税收反映的经济运行状况,掌握税收状态,分析正在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税收的影响。商务部门则侧重关注各行业的税收完成情况。税务部门在进行税收分析时,对不同的税收分析使用对象,要以不同的侧重点进行相关税收数据分析。例如,提供给政府部门的税收分析,侧重点在宏观税收数据上,如税收规模总量、税收贡献指数、税收弹性指数等,同时要紧密联系当前宏观调控的经济税收政策,以税收基础信息反映经济结构、经济运行质量、税源构成状况及税收潜力等重要经济指标数据。另外,提供给商务部门的行业税收分析要将分析数据进行筛选,增加重点行业税收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将行业税收与行业经济指标对比,测算行业税负以及综合征收力度,利用总量同比分析、因素变动分析和财务指标分析等方法,对某一行业在一定时期的税源进行分析。因此,税收分析要与使用对象相结合。由于各部门职能不同、领导关注点迥异,税收分析要有针对性、区域性及侧重点,才能更好地为各级领导决策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
五、WHEN-什么时候做税收分析
税收具有缴纳期限固定的时限特点,决定着税收分析也应保持高度及时性,为满足不同使用对象的政策效果研究需求,税收分析周期应当与一般经济规律周期保持同步性。从税收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到深度分析各个环节都应即时即刻完成,及时将分析成果反馈给有关部门,分析解决措施,关注实施效果。一般来说,税收申报期限后,完整的税收数据会同步上传到共享应用平台,税收分析人员要及时关注数据和相关分析指标的变化,保持高度数据敏感性。对本征管期内税收完成情况、税收规模、各税种特点等重要税收指标进行深度分析,结合本阶段经济税收政策,研究并及时反馈政策运行对税收的影响。因此,税收分析要与经济形势紧密结合。通过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新动向、新政策和组织收入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抓住经济运行和税收管理工作中的热点、焦点,以及全局性、苗头性和趋势性的问题,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更好地发挥税收分析为组织收入服务、为加强征管服务、为税制改革服务和为宏观调控服务的"四个服务"作用。综上所述,5W是税收分析的五个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税收分析的全部内容,同时确定了税收分析的主体、客体、时效性、服务对象以及税收分析的途径。在当前的税收现代化改革事业中,在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中,税收分析工作越来越被各级税务部门所关注,各级领导对税收分析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数字是数字、分析是分析"的传统分析模式导致税收分析对财政税收政策的良性反馈作用大大降低,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税收工作明显不符。税务部门应当提高对税收分析的重视程度,各级税务部门主动创新,突破原有分析工作机制,结合本层级税务发展现状,真正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的手段进行言之有物的实质分析,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税收收入的征收管理状况,及时发现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人员配备上,设置专人专岗负责税收分析工作,同时建立工作绩效监督体系,对分析质量、分析效率等进行定期考核,保证每篇税收分析报告都能做到真实准确、及时全面。另外,当前税务系统内专业分析人才缺口较大,统计学、财政学、经济学等税收分析基础知识储备欠缺,各级税务部门应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一支既精通税收理论知识、税收征管流程,又熟知宏观经济运行原理、财政统计学的税收分析队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税收分析人才,将税收分析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